-
近日,扬名街道芦东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内,青竹特有的清冽气息沁润心田,一场名为“彩虹传薪火 匠心颂党恩”的竹编艺术体验活动在此温情启幕。来自社区的二十余名青少年汇聚一堂,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指尖上的红色传承之旅。一方方小小竹编相框,成为承载厚重历史与青春热忱的独...
2025.07.17 23:45:00
-
大班的孩子们则带来了寒假期间深入体验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经历。他们参观了锡剧表演、江南服饰秀、惠山泥人制作、锡绣工艺与留青竹刻技艺等活动,亲身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在展览上,孩子们自豪地展示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与同伴们分享着学习过程中...
2025.02.13 11:47:00
-
为加快建设青春友好型城市,深入挖掘、培育、推广一批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和优秀青年志愿者,顶山街道团工委联合南京市青竹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打造“顶创未来 绽放青春”青年创客大赛志愿服务品牌。自去年项目启动以来,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5...
2024.08.08 16:54:00
-
首960平方米的绿化景观与射四线公路两侧的绿化相互衬映,社区内3米宽的黑色路面楼楼相通,楼前屋后的牡丹、月季、芍药、虞美人应时绽放,青竹、青芽、桂花栽植成行,展现出宜人的农家风光;110盏路灯、八角亭、18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给群众出行和休闲带来极大便利;雨污分流系统、垃...
2024.07.05 11:03:00
-
展区,展馆有与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文化、瓷文化、玉文化等相关的实物展品400余件,其中包括喻湘莲的惠山泥人系列作品,乔锦洪的留青竹刻系列作品,葛军的紫砂壶系列作品,以及百余件元代、明代瓷器等。此外,学校同步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全校师生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
2024.06.12 11:25:00
-
南通地区婚嫁习俗,开展洒金笺制作及交换、漆扇扎染等互动体验,让市民在“爱”的场景中打卡。
在无锡博物院北广场,鼻烟壶、精微绣、留青竹刻等非遗作品一一展示,观众可跟着大师找寻无锡城市的非遗记忆,效仿古人蹴鞠、抖空竹等,参加妙趣横生的古典运动。
常熟博物馆联合常熟市...
2024.05.18 06:52:00
-
诗如画,令人惊喜。
无锡大运河就像一条珍珠项链,沿线不少人文“遗珠”都值得细细品味。运河推广季的分会场运河汇内,汇集了精微绣、留青竹刻、宜兴紫砂、纸马等20余个无锡非遗项目的运河市集备受期待。“我带来了从传统纸马延伸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也向国际游客详细介绍了纸马的...
2024.04.03 09:57:00
-
数字人扫描矩阵、LED虚拟拍摄,加上全国首个“5G智慧虚拟摄影联合实验室”,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将供给电影产业更多元的体验方式;留青竹刻、惠山泥人等数字文化藏品,我市正在建设的48个数字文化应用场景,都将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透露,...
2024.02.22 09:52:00
-
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此前,我市已有喻湘涟(惠山泥人,已去世)、王南仙(惠山泥人)、赵红育(无锡精微绣)、乔锦洪(无锡留青竹刻)、张浩生(吴歌,已去世)、汪寅仙(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已去世)、徐秀棠(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吕尧臣(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2024.02.21 10:14:00
-
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龙年逛“龙城”,从非遗文创到文艺演出,目不暇接,喜气洋洋中,诠释着常州这座江南水乡的文化“年味”。
“留青竹刻”传承人白坚仁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以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龙辰辰”为原型的小台屏,以及多幅对联竹刻作品;风筝扎制技艺传承人张...
2024.02.10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