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地名文化活化利用的生动范本,位于金阊街道的中街路街区以“从文保中看地名”“从百花中看地名”“从诗词中看地名”三个维度串起马大箓巷、东百花巷、王洗马巷的地名文化,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品牌。中街路街区也成功入选了全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示范...
2023.12.07 11:12:00
-
康局联合金阊街道选取中街路街区,挖掘地名文化,通过“从文保中看地名”“从百花中看地名”“从诗词中看地名”三个维度在中街路社区串联马大箓巷、东百花巷、王洗马巷的地名文化,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品牌。金阊街道中街路街区成为全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示范...
2023.07.24 15:29:00
-
这住了40多年了,以前的中街路就是照片里这样的,一下雨人就要躲着车子走。不像现在,干净宽敞、绿树成荫。”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家住马大箓巷的许凤仙在一张中街路的旧照片前久久驻足。
为了让市民能更加直观地看到十年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姑苏十载光影中街”主题摄影...
2022.11.25 10:25:00
-
新完善为侨服务,不断打通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护侨益的“最后一百米”,为“幸福大厂”定制“侨胞之家”温情名片。2022年5月宁侨志愿者“马大姐工作室”在此揭牌成立。
以党建带侨建,建立健全侨务工作网络。社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将侨务工作融入到党建工作,以党建带侨建,一条思路...
2022.09.22 10:33:00
-
了自己的“独门”制虾秘籍,与市民朋友分享:“我做小龙虾的时候会先准备一锅卤水,卤水用料基本差不多,然后加入日本清酒一起煮小龙虾,最后再冰镇。清酒有特殊的香气,让龙虾的口感更好。当然,图省事的马大嫂们,可以买现成的十三香调料包,直接上手煮。”本报记者王可
...
2022.05.17 11:26:00
-
)里,盒马苏南片区负责人李莉告诉记者,目前每天绿叶类、根茎类蔬菜增大供货量,绿叶菜中有小青菜、生菜、菠菜等多个品种,货源除了从盒马大仓统一供货外,还增加了本地几个蔬菜基地做供货量补充。门店每天会多次上架、补货,来满足消费者的采购需求。此外,自疫情发生以来,盒马...
2022.04.17 14:16:00
-
“蔬菜价钿跌了”,昨日,在葑门横街,一位前来采购的马大嫂说,买点青菜、韭菜,回家包菜肉馄饨。“入冬后气温下降,不过本地市场蔬菜到货量并未受到影响。”南环桥市场有关人士介绍,随着蔬菜大量上市,批发价格整体回落,冬季时令品种冬笋的批发价跌了近二成。
最近市民菜篮子...
2021.12.06 10:39:00
-
约启动。
街巷是千年姑苏古韵今风的记忆标识与文化符号,是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独特窗口。金阊街道古巷古宅星罗棋布,高师巷、王洗马巷、马大箓巷、春申君庙、任道镕故居、诵芬堂雷宅……一条条街巷串联起城市的生活记忆,也是了解城市历史的文化密码。
为进一步挖掘街巷文化底蕴...
2021.05.26 14:57:00
-
江苏省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一片“联排”别墅式村居特别醒目。敲响一户大门,马大妈热情地带记者参观,家里装修得精致讲究,空调、热水器、抽水马桶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条河村,像这样住进新型农村社区的村民已有300余户。
“村民集体搬迁到这片新型社区后,原有连片的土地进行...
2021.02.11 14:49:00
-
时间来公园,是长护险让我有了喘息的机会。”姚琴英说,7年前老伴中风瘫痪在床,子女工作忙碌,老伴的日常起居主要靠自己照顾,老伴人高马大,洗澡翻身都是难题。由于康复不当,邵有才语言功能不断退化。“以前24小时在家还是忙不过来。”3年前申请长护险后,邵有才每月从医保个人...
2020.10.11 2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