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当地的文化特色,也承载着旅行者对旅途的记忆和情感。对于游客来说,收藏文创产品,不如说是收藏一段旅程的文化坐标与美好记忆。而在众多文创产品中,这几款冰箱贴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文创界的“顶流”,一方面源于设计团队对中式审美的深度挖掘与创意传承,在尊重文物原貌的...
2024.11.05 14:36:00
-
涵养文明乡风、赋能乡村发展。不过,做好文化空间设计绝非易事,既需要设计师有规划设计的宏观视角,也要有建筑、室内甚至是产品设计的中微观解决问题的手段,更要有躬耕田野、扎根人民的坚定信念。期待更多文化空间在乡土大地诗意“生长”。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
2024.11.04 14:33:00
-
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做好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从流淌着的宝贵遗产中挖掘更多文化价值,是包括江苏在内的大运河沿线省份的共同使命。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拥有大运河全线最长的通航里程、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
2024.10.30 20:25:00
-
缮期间,原本的保护措施成了文物损毁的“导火索”,令人唏嘘。
文物建筑的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可是客观上利用也会增加发生火灾的风险。很多文物建筑存于高校,被作为日常教学用地;有的在旅游景区,每年吸引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游客。也许有人会说,让文物建筑避开人为的使用、少用...
2024.10.30 18:30:00
-
体,方言是一方土地一方人的情感纽带、灵魂归宿,保护好各地语音的“身份证”,这与时代前行并不相悖。
从文化艺术方面来看,方言还是很多文学作品的解读密钥。一个地域的特色,人物的性格,常要依靠方言来表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繁花》引发“沪语热”,网络上随处可见“跟着宝总...
2024.10.30 18:22:00
-
探索中国城市风貌与文化生活的多元多面,彰显了中国旅游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在江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假日经济增添了更多文化色彩。苏州的“国潮不夜城”以国潮文化为魂,点亮了夜经济的璀璨灯火;南通的“玲珑水韵 云谷起航”项目,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
2024.10.06 13:27:00
-
食材与烹饪方式限制,不少美食只能去当地体验,这就使“吃”成为影响年轻“吃货”出行决策的关键因素。
不拘一格,拒绝被定义,年轻人旅行的新变化正深刻影响着旅游业发展。期待出现更多文旅新业态,满足年轻消费者新需求,吸引更多年轻人解锁更多旅行新玩法。(姚亚宁)
...
2024.09.29 18:21:00
-
服的循环使用,如何应对再利用校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消毒清洁、卫生安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现实层面有所考量。事实上,尽管出台了这么多文件规定,但真正实现校服“循环”“流动”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个中原因,确实需要进一步分析思考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毫无疑问,让政策...
2024.09.25 17:27:00
-
努力实现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从业态融合到产品融合再到市场融合、服务融合,要培育更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进一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要以文塑旅,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
2024.09.18 14:23:00
-
少一项都表示这项工作“没有完成”,“所以一项工作需要多份材料支撑,人手精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跟兄弟单位互相借鉴”。在此压力下,很多文件和材料在一些机关里“划圈”“时空流转”,不少还需要“回炉重炼”。
材料重复上报也让一些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群众意见颇多。有乡镇干部...
2024.08.29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