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创新接一个创新去实现突破。比如,嫦娥六号顺利“回家”,要经历“太空打水漂”的过程,既要让返回器减速适中,还要在固定的位置穿出大气层。为实现这一目标,科研人员模拟了上千万条飞行路线,确保过程的顺利和返回的高精度。又如,在几代科研人员接力攻关、攻克“稀土钢”的基...
2024.10.30 10:53:00
-
理和我们家里的望远镜相同,通过组成望远镜的直径大、焦距长的物镜和直径小、焦距短的目镜,实现远距离物体近处成像。但由于受到臭氧层、大气层、电离层等因素影响,人们在地面观测使用光学望远镜的效果十分有限。将望远镜送入太空进行观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1990年4月的哈勃空间望...
2023.02.14 16:04:00
-
飞行试验实现入轨却未取得完全成功,蓝箭航天的研制团队并不气馁,他们迅速投入“归零”工作,继续挑战液氧甲烷火箭这项全新技术。在飞出大气层的征途中,尝试与突破是“成功发射”的必经之路和坚实基石。中国民营航天企业敢于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勇于强化投入,体现着对创新是第一动...
2023.01.03 10:03:00
-
在地球低空轨道上建造第一家“太空工厂”,利用太空环境优势生产高价值产品。
空间站独特的实验条件在诸多领域具有巨大潜力:这里有不受大气层影响的高远位置,为开展观地和望天实验提供得天独厚的视角,可以更好地研究地球环境、探索宇宙世界;这里能直接揭示太空环境对于生命过程的...
2022.07.26 11:39:00
-
粒子穿过探测器与原子核相撞时更容易被发现。我国2015年发射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悟空”号则属于“上天”,相当于在宇宙中放置了一台除去大气层面纱的“超高清望远镜”,科学家们试图从中寻找并分析暗物质自身衰变或者相互碰撞时可能会产生的可见粒子。截至目前,锦屏地下实验室已经...
2022.05.06 09:02:00
-
卷”,需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之能。“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考核“内卷”论,透着被考单位意欲争先,却力不从心的无奈。航天器驶离大气层需要火箭推进,电子从低轨道跃迁至高轨道需吸收能量,考核的突破也需要大量工作成效来赋能。被考单位不想被考核推着走,必须奋楫前行,用...
2021.12.06 17:12:00
-
卷”,需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之能。“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考核“内卷”论,透着被考单位意欲争先,却力不从心的无奈。航天器驶离大气层需要火箭推进,电子从低轨道跃迁至高轨道需吸收能量,考核的突破也需要大量工作成效来赋能。被考单位不想被考核推着走,必须奋楫前行,用...
2021.12.09 09:21:00
-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国行星和深空探测的“脚步”。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拥有了30多颗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驻留三十天,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月球采土返回,再到火星上留下“脚步”,时间的标尺不断丈量出一个又一个航...
2021.05.15 21:20:00
-
瀚的宇宙进军。
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驻留三十天,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可以将探测器送到月球,立足中国航天的实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中国...
2021.04.29 16:39:00
-
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我们将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出发
苍凉而广袤的火星逐渐进入视野,稀薄的大气层和火星表面形貌清晰可见,探测器上太阳翼的轻微震动,提醒人们这个壮丽的太空视角来自造访火星的地球航天器。不久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2021.04.12 0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