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9条,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固本浚源”出自《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指的是打牢根基、疏通源头,才能推动事业发达昌盛。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当注重“固本浚源”,固基点、溯源点、清痛点,切实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推动主题...
    2023.11.03 08:09:00
  2. 固本浚源出自《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指的是打牢根基、疏通源头,才能推动事业发达昌盛。 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注意“固本浚源”,固根本、溯源头、通堵点,做实调查研究事前准备功,深入挖掘民心民意,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
    2023.10.29 22:56:00
  3. 偏中校准方向、从复盘中总结升华,走好从政每一步。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古往今来,凡有所成就之人大多善于自我反省、勇于直面问题。唐太宗李世民把“不远复”作为修身之策,“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周恩来总理深谙“不远复”的真谛,将“吾日三...
    2023.03.31 11:49:00
  4. 也”,再到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它是朝代兴废之由,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唐太宗《民可畏论》“国以民为本”;它是个人修身之道,从《诗经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到孔子“仁者,爱人”,再到张载“...
    2022.08.26 17:56:00
  5. 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第七)的感喟中便可略见一斑。因此,在培养“人师”的过程中,往往是“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数量上的稀缺造成了客观上的“难得”。 最后,理想之师是“经师”和“人师”的完美统一。由于“经师”“人师”各有优长,因...
    2022.03.31 10:00:00
  6.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而且强调了借鉴历史经验对于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研判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历史传承。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晋书》说“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韩诗外传》说“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定庵续集》说...
    2022.01.25 13:41:00
  7. 的辩证关系,以大度豁达的胸怀营造了上下同心、致力国事的良好局面。 容人所短,为的是用人所长。“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智慧贯穿古今。唐太宗“用人如器”“不唯全才”,朱元璋不因“一事之失而弃一人”,均体现了用人所长、善于容错的发展眼光,更体现了事业至上、求贤若渴的鲜明导...
    2021.12.27 12:08:00
  8. 会上的讲话,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出自唐代房玄龄《晋书·宣帝纪》的这句话,体现的是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事实上,从反映“民”与“国”关系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阐述“民”与“治”关系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2021.01.26 09:19:00
  9. 作用,以上率下、树立榜样,带头敢于直言、从谏如流,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良好氛围。 涵养闻过则喜的胸襟。唐太宗因虚心纳谏、闻过则喜,书写了一段贤君忠臣的传世佳话,成就了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反观蔡桓公因不听扁鹊劝告,“讳疾忌医”,最终落得...
    2021.01.04 09:13:00
  10. 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善待“差评”,从“差评”中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智慧之举。 善待“差评”也是一种自信。面对魏徵的直谏,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相反,不管是谁提建议,崇祯皇帝都觉得是冒犯。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单位也罢,但凡朝气蓬勃、欣欣向荣,都会有自信直面“差评...
    2020.09.27 09:19:00

相关搜索 台宗 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