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4条,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的文化根脉,是贯通南北的交通要脉,也是蓬勃奔涌的经济动脉。千百年来,古老运河与沿岸人家日夜相伴,缔造无数商贾传奇,留下文人骚客平平仄仄的吟哦,也藏起弥散满城的民间烟火。 仅从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而言,从邗沟开凿到康乾盛世,从广陵大镇到富甲东南,运河的流动带来...
    2024.06.23 17:37:00
  2. 似独立存在,实则互相照应、有机相融,构建出一幅萧瑟秋景,游子离家、悲秋之情溢于言表。光是简练还远远不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还追求平仄、对仗和押韵的音律之美,善用比喻、比拟、用典等修辞手法,让有限的文字言短而意长、辞约而旨丰。将丰富的意涵浓缩于只言片语之中,让汉...
    2024.06.06 11:52:00
  3. 话演绎了多首流行歌曲,如《上海谣》用吴侬软语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上海人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改编自陆游的《钗头凤》通过方言独特的韵律平仄再现了宋词的细腻唯美,在新媒体平台上累计点击量破亿,颇受好评。 其实,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共同语也从乡土语言生活中走来。可以...
    2021.06.24 18:24:00
  4.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等,文字的搭配组合不仅表达了各行各业的人们对辞旧迎新的欢喜心境,更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而且平仄相调,让春联的音韵动听悦耳,或错落起伏,或铿锵有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这项传统习俗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不少年轻人将...
    2020.01.09 09:25:00
  5. 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
    2019.02.25 09:32:00
  6. 字表达和传递。汉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部首,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石径“斜”读xiá不读xié的背后,是抑扬顿挫的平仄神韵;小篆“章”字由“音”和“十”两字组成,寓意乐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也正是从一个个方块字中,许多人获得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规...
    2019.02.22 10:58:00
  7. 这一行为本身,而是明确反对对一些诗词中读音的更改。毕竟,诗词等语音背后的语感韵律不容随意篡改,需要呵护与传承。   近体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力求达到意境优美,朗朗上口。贸然修改,损失掉的不仅是典雅的表达,还有历史底蕴及内涵。   曾经闻其声,想见其人;读其音,感...
    2019.02.21 12:36:00
  8.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我国的诗、歌、音乐,从来都缠绵相依。《诗经》的雅乐,《楚辞》的民歌元素,汉乐府丰富的音乐性,唐诗的平仄节奏,宋词、元曲的丝丝入乐,都曾令人叹为观止。而今音乐与诗词酣然重逢,让国人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喜悦的体验。   当网...
    2018.02.28 09:20:00
  9. 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我国的诗、歌、音乐,从来都缠绵相依。《诗经》的雅乐,《楚辞》的民歌元素,汉乐府丰富的音乐性,唐诗的平仄节奏,宋词、元曲的丝丝入乐,都曾令人叹为观止。而今音乐与诗词酣然重逢,让国人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喜悦的体验。   当...
    2018.02.28 14:35:00
  10. 文化自信。   大篇幅地增加古诗文背诵篇目,留给学生的重心,显然不该是为了高压应试而量化的“知识点”,也不该是浮于文字表面的“平平仄仄”,而应该是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自信以及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触碰传统文化深厚的思想内核,激活学生心中的民族文化基因,...
    2018.01.18 1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