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生活技能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并没有好处。许多教育工作者持有的这个观点也是有科学研究为佐证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最早是通过动作来发展思维的,做家务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一次演讲中,一位教育工作者分享了哈佛大学一项长达75年...
2024.10.30 17:22:00
-
也在无形中撕碎了我们的专注力。诚如很多人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听一次讲座了。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只要智能手机在场,哪怕它在视线之外,也会严重分散大脑的注意力,这一现象被称为“脑力流失”。如果说追求即时的轻松愉悦是人的本...
2024.09.24 13:27:00
-
过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从而让孩子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不怕困难、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的坚强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形成、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身心创伤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关键原因。这个时期,如果父母经常向孩子诉苦,或者...
2024.07.30 10:23:00
-
是书面知识和二手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先经过课堂理论学习,再亲临现场与学过的知识、道理相对比,这本身就是儿童心理学家所说的再同化和再顺应的过程,同时也符合了人对深度学习和情感慰藉的某种需求。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孔子世家》最后写道:“余读孔氏书...
2024.07.26 12:00:00
-
任,这份责任就是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而与母亲的细腻、温柔不同的是,父亲的伟岸形象和性格特征,通常会在孩子心里成为力量的象征。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母亲是一个可以给予孩子细腻温柔和细心保护的角色,而父亲身上特有的果敢和威严等“男性力量”,则会给孩子一种别样的支持,成为...
2024.06.16 09:49:00
-
另一方面,“心理作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体考神器”的名头有时能缓解考生和家长的过度焦虑,也变相提供了积极的心理暗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就曾用“心理预期理论”来解释类似的现象。同样是在分数线附近徘徊的考生,购买行为已经筛选出了一部分人,他们对考试成绩的期待更...
2024.04.26 15:48:00
-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现象人们司空见惯:“是自己人,什么都好说;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规矩来。”心理学家管它叫“自己人效应”。作为党员干部,当警惕“自己人效应”,对于谁才是“自己人”,既要认好,还要防好,更要管好。
认好“自己人”,办好“自家事”。 党员只有一个上级,那就...
2024.01.12 10:29:00
-
起推敲的人物塑造,以及对于社会关切问题的积极回应。
因此,经典影视作品流行不衰背后,有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有对社会价值观的重新审视,也有正向情绪价值的寻求,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所说:“不管是什么带来了无意义感,治疗的答案就是参与。” (陆 夷)...
2023.11.07 17:24:00
-
形热仍未降温。除了继续提醒大家医美整形有风险、呼吁规范医美行业发展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弄清“容貌焦虑”的深层原因首当其冲。有心理学家曾给出定义:“容貌焦虑”是一种害怕自己会因为外表而受到负面评价的焦虑情绪。2021年,一项面向全国2063名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
2023.08.12 21:09:00
-
泌大量的多巴胺。因此,多巴胺被称为“快乐因子”。促进多巴胺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高对比度、高亮度的色彩。在此基础上,时尚心理学家DawnnKaren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多巴胺穿搭”的概念。简单来说,“多巴胺穿搭”就是通过色彩丰富、搭配大胆、造型抢眼的着装风格来营造愉悦...
2023.07.02 1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