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的共同课题。可以看到,城市的“新景”往往不是凭空长出来的,而是根植于城市文脉中的。一方面,尊重城市的历史,才能让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而是有记忆、有活力的生命体;另一方面,历史文脉传承是城市的“二次生长”,让城市的气质和内涵得以被激活,从而在城市更新中...
2024.10.16 18:03:00
-
会说方言土语,更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烟火气绝不是江湖气、市侩气,而是一种群众工作能力。从风吹日晒的“健康黑”到挽起裤脚两脚泥的“尘土色”,从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到定分止争的公信力,都是烟火气的生动体现。
书卷气与烟火气并不矛盾。哲学家艾思奇讲人民群众听得懂、...
2024.10.11 18:16:00
-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曾经,因能耗高,水泥业一度被戴上“落后产能”的帽子。但行业企业坚持创新,研发出“吃”进垃圾“吐”出水泥的新工艺,生产过程实现零碳排放,一下变身环保企业,成为相关城市眼中的“香饽饽”。
由此可见,绿色低碳转型,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
2024.09.11 10:06:00
-
化中促进参与者跳出“以我为主”的视角,唤醒“与我有关”的生态意识,进而投身到具体的保护行动当中去。对于居住在城市里、习惯了钢筋水泥的人们来说,花一点时间观察身边的自然世界,感受其中缤纷奇妙的生态之美,也是一种重新与自然建立情感连接的过程。我们期待观鸟能够拉近更...
2024.02.02 16:04:00
-
“路让树”,让出的是什么?
为树让路带来的是生态之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底色。城市从来不是钢筋水泥的代名词,保护一棵古树、植下一方绿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展现生态之美,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树让路带来的也是乡愁记忆。...
2023.05.22 09:15:00
-
每座城市,都不只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社会资源的机械组合,而是有记忆、有活力的复杂生命体。对历史遗存最好的保护是再利用,对城市记忆最好的守护就是让它以全新的方式物尽其用、“活”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更新不是为新而新,须得跟上市民诉求变化,融入城市功能演进...
2023.02.17 18:51:00
-
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发展与振兴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则在教育,这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愿做春泥的乡村定向师范生。
近年来,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中,都有这样一些年轻人:他们不畏艰辛,深入基层,站上讲台,教书育人,为乡村和边远地区教育...
2022.09.09 15:15:00
-
8月一个制作龙泉印泥的视频火了。《承包一片藕塘!抽尽藕杆里的藕丝!只为做一块比黄金还贵的泥?》在B站的播放量超1200万,抖音点赞181.8W,微博播放量143万。视频的创作者“南翔不爱吃饭”是一名美食UP主,既不是非遗传承人,也不是相关专业的学者,他的视频却让更多人认识了江苏...
2022.08.25 09:10:00
-
五的月亮十七圆”这样的元宵节是比较少见的,上一次出现是在2013年,下一次出现将在2029年。吃着用糯米粉包着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枣泥的美味元宵,思念着亲人。赏着街头巷尾的宫灯、花卉灯、鸟禽灯、兽头灯,还有那呆萌可爱的“雪容融”。开动脑筋猜谜语,舞龙舞狮凑热闹,步...
2022.02.15 17:16:00
-
经验告诉我们,买萝卜要买带泥的,够新鲜、水分足、营养多。援派干部承载着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任,如同种在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对口合作沃土之上的萝卜。如何“借沃土育良苗”,需要援派干部扎根基层“实挂”、融入群众“生根”、沉入一线“汲养”,经...
2022.02.11 0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