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古籍保护水平,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才能让古籍真正“活起来”。
古籍保护,抢救修复是第一步。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古籍面临虫蛀、风蚀、水浸、火炙等威胁,存在脆化、絮化、霉变、破损等“伤情”。而且,古籍抢救修复难度较高,从纸张的清洗、加固、补缺到墨迹的稳定,都需要...
2024.02.26 16:38:00
-
在气候条件、地理分布、土壤类型等资源禀赋上具有复杂性,在肥力水平、利用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退化程度及退化原因也各不相同,如水蚀风蚀造成水土流失会使土层变薄,缺乏有机物质输入等掠夺式经营方式会导致黑土地变瘦,粗放耕作方式等会使土壤变硬。不同黑土地治理方向也不同...
2023.09.19 09:28:00
-
春秋,中国创造了“五个双”的奇迹。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缩减”、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双减轻”、沙区植被状况和固碳能力“双提高”、区域风蚀状况和风沙天气“双下降”、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中国依法治沙、工程治沙、科技治沙,从物质的角力,到精神的对...
2023.06.12 20:07:00
-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黑土区功不可没;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黑土地责任重大。可是,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加上风蚀、水蚀等侵害影响,导致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对全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一定风险。
...
2022.08.03 18:02:00
-
地。如今,在东北农村,很多农家院子里都停放着免耕播种机,保护性耕作已经越来越广泛。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结合,不仅有助于减轻土壤风蚀水蚀、提升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农民是黑土地保护的关键主体,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发展高效农业、品牌...
2022.05.31 09:06:00
-
比如游客在洞窟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迅速潮解壁画中的盐碱,加速壁面的酥碱、起甲及颜料粉化剥落。又如,不少石窟壁画位于干旱的沙漠中,风蚀和沙尘危害严重。因此,及时保护至关重要。
石窟壁画修复是一件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而且难度巨大。各地石窟结构都有不同,石质差异较大,...
2022.05.24 09:04:00
-
看到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点评】
鸣沙又称响沙、哨沙或音乐沙,是一种自然现象,常分布于海滩或沙漠中。自然沙粒表面在风蚀、水蚀、化学溶蚀等作用下形成多孔(坑)状结构,进而构成共鸣腔,成为鸣沙发声的关键所在。现实中,鸣沙现象并不常见。正因此,鸣沙胜景...
2022.01.13 08:53:00
-
机。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例如,利用现代耕作技术让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全秸秆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能增加20%左右。耕地质量变化是...
2020.07.29 09:10:00
-
意义上,文明的沉默,就是对不文明的纵容。面对不文明行为,倘若不挺身而出、予以制止,而是选择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只会让这些行为不断风蚀文明的土壤,侵害价值的肌体。文明面前,没有“看客”。
有学者曾总结,不文明现象之所以屡屡出现,根源于耻感的缺失。事实上,如果...
2017.05.16 11:00:00
-
意义上,文明的沉默,就是对不文明的纵容。面对不文明行为,倘若不挺身而出、予以制止,而是选择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只会让这些行为不断风蚀文明的土壤,侵害价值的肌体。文明面前,没有“看客”。
有学者曾总结,不文明现象之所以屡屡出现,根源于耻感的缺失。事实上,如果人...
2017.05.16 09: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