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画出来的一封家书
作品简介:本视频作品讲述了宿迁家乡先烈李征明的家书,这是一封七十年前,抗美援朝烈士李征明在硝烟弥漫的上甘岭战场寄往江苏宿迁的信,她通过有感情地朗诵、解读这封充满“表情包”的家书,把李征明烈士对新中国的热爱、对家人的眷念,体现地淋漓尽致...
2024.11.20 13:48:00
-
作品名称:画出来的一封家书
作品简介:本视频作品讲述了宿迁家乡先烈李征明的家书,这是一封七十年前,抗美援朝烈士李征明在硝烟弥漫的上甘岭战场寄往江苏宿迁的信,她通过有感情地朗诵、解读这封充满“表情包”的家书,把李征明烈士对新中国的热爱、对家人的眷念,体现地淋漓尽致...
2024.11.20 13:48:00
-
可以发射16枚132毫米弹径的火箭弹,最大速度355米/秒,最大射程8.5千米,所以像16束灿烂的流光。“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鲜战场大显身手,在上甘岭和金城反击战中摧毁了美军信心,志愿军将士称呼“喀秋莎”火箭炮为“炮兵之王”。
此外,片中“张译”和“吴京”仅有的两门苏联M1939式37...
2020.10.24 08:44:00
-
副主任陆蔚介绍,杨根思烈士的英勇事迹影响和激励了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到了后来的临清江反击战,涌现出很多杨根思式的英雄,到了上甘岭战役,就更多了。黄继光牺牲后,从他的包里发现三本连环画,有一本就是《杨根思》。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
2021.05.06 06:43:00
-
的封锁,建成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他们同敌人“空中拼刺刀”,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纪念馆中还有一件藏品,那是来自于上甘岭战场上的一抔碎土,其中全是弹片。“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危急时刻战士们冲入敌群拉响手雷、手榴弹,或是抱着炸药包与敌人...
2021.05.27 06:50:00
-
片,自1958年上映后,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担任《永不消逝的电波》“黑白转彩”工作的修复师团队,此前曾修复过电影《祝福》《上甘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用4K数字化修复技术去除胶片上残留的损伤,再用人工智能上色技术将黑白影像转为彩色影像;电影修复以“修旧如旧”...
2021.10.06 06:59:00
-
【编者按】影片《长津湖》自上映以来票房一路走高,刷新多项国内影史纪录,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使得“长津湖”成为“上甘岭”之外最知名的“抗美援朝”关键词,成为2021年值得关注的现象级媒介事件。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张健和博士生曹云龙在《传媒观察》第11期刊文,分析认...
2021.12.02 09:00:00
-
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驻苏部队官兵致以崇高敬意和新春祝福。
长征到陕北,激战平型关,进军大西南,鏖战上甘岭……该部队历史厚重、功勋卓著,历经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涌现出一批英雄集体和英模人物。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该部队两面...
2025.01.23 20:24:00
-
午,谈锋骨灰下葬时,极度悲伤的妈妈谈水娥轻轻地说:“孩子,去吧,告诉外公,你没有给他丢脸”
记者猛然发现,殡仪馆的隔壁就是苏州市烈士陵园,谈寿福同志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烈士英名录上。
谈寿福,70年前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那场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享年30岁。
...
2022.05.17 11:00:00
-
跑到一个小山头,离开了敌人的炮火射程,最后无一人伤亡,安全地回到营部。之后,那位女宣传队员为了感谢惠美成,就送了这块手帕给他。
上甘岭战役吹响冲锋号
惠美成还向记者讲述了另一件事。由于惠美成当时年轻、机灵,所以在连队任司号员。虽然不用端枪与敌人面对面拼杀,但司号员...
2020.10.09 0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