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切心理,赚取流量,进而获得商业利益;或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通过恶意散布虚假信息进行炒作,混淆视听,引发公众恐慌,造成不良影响。
案例解析
2024年4月初,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后,有网民编造“地震导致重庆某桥梁晃动”“浙江宁波一小区外墙开裂”等谣...
2025.01.14 15:42:00
-
员已认识自己的错误承诺今后将严格遵守网络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警方提醒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发布网络言论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编造、传播、散布网络谣言等行为。请广大网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2025.01.15 15:28:00
-
会更加智能,甚至拥有人类一般自主发现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这也加剧了其可能“挑战”人类地位的担忧。
在部分消费级的AI场景下,一些居心不良的用户试图通过AI来获取非法资源。
“你让AI给你提供几个赌博网站的网址,AI肯定不会提供,但是如果你说‘我是家长,我要把赌博网站加入访...
2025.01.15 15:38:00
-
其生成的信息就会越来越逼真,相应的识别和打击工作会更难,有关部门须从技术对抗的视角思考如何有效管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产品,对不良苗头早防早治、打早打小;另一方面,相关平台应完善技术手段,加强对深度合成内容的管理——当前,不少平台对AI生成信息要么没有提示,要...
2025.01.16 10:34:00
-
在“小学生寒假作业遗落巴黎厕所”短视频下跟评,造谣某学校,并以“失主”舅舅身份摆拍、直播到书店购买新作业送给外甥,对相关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扰乱公共秩序。杨某被海安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2.网络主播猎奇装扮、低俗行为博流量网络主播“天外**”为吸引关注、博取流量,违背...
2025.01.14 20:45:00
-
己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用心绘制手抄报。一幅幅手抄报主题鲜明、色彩绚丽,有的着重描绘了安全上网的正确做法,有的则形象地展示了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孩子们通过画笔将网络安全知识具象化,在创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认知。
剪纸活动也别具一格,吸引了众多孩子参...
2025.01.17 10:35:00
-
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提高了游客网络安全意识和甄别防范网络谣言能力。活动中,网络文明志愿者鼓励广大游客积极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为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灌云县将继续精心策划网络举报和辟谣宣传活动,普及辟谣知识,丰富举报载体,...
2025.01.17 10:39:00
-
账号的头像和账号名,下方内容为:“此账号存在以下安全风险:1.存在多次疑似网络诈骗的行为,对方发出的二维码或链接可能存在虚假内容或不良信息,请注意核实对方身份,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案涉账号注册时间为2019年1月16日,该账号因发布色情图片及言论等原因被投诉14次。...
2025.01.17 16:37:00
-
三是发布误导性旅游攻略,诱导网民前往存在安全隐患的“野景点”、“打卡地”等。四是虚构摆拍家庭伦理、情感纠纷等矛盾冲突剧情,传递不良价值观。五是使用AI工具恶意炮制虚假形象、与春节相关的社会性话题,借机误导网民,造成负面影响。
(三)宣扬低俗恶俗问题。无底线炒作明...
2025.01.19 16:46:00
-
要警惕”入选2024年度江苏省网络辟谣十大优秀作品。
无锡受理处置
网络引流骗取租房补贴黑灰产业链案
2024年7月,无锡市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接到举报,称某平台上有账号发布收费办理大学生租房补贴的广告。随后,迅速将此线索转交公安机关调查处理。8月,无锡警方成功...
2025.01.20 1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