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1条,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献了不小的力量。“目前我们也在和同行联合制定基于OpenHarmony的星载实时操作系统的宇航标准,希望制定出来后,向全世界推广,让国外的卫星也能用上中国的标准。” 不同单位和企业也表达了对大连1号—连理卫星的支持,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还曾到大连理工大学在华为开发...
    2023.09.08 13:12:00
  2. 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马中数字经济商业委员会、世界华人经济和科技峰会等,以及服务国内新型战略产业的浙江大学海洋研究中心、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国际时空信息综合服务专业委员会、全球城市基础设施商会新基建分会等,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以及全球化...
    2022.03.02 13:54:00
  3. G将有4大新的应用范围,也就是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强安全。” 北斗与场景交融 杨长风(图源:未来互联网大会组委会) 大会论坛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与融合应用进行了分享。 北斗应用在了哪些领域,究竟厉害在何处? “渔...
    2020.08.15 09:15:00
  4. 球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提供实时位置、轨迹导航和时间标准;遥感方面,我国用一个重大专项500个亿的研究跟北斗(卫星项目)同步进行,完成了中国卫星对地球的观测,也达到了世界最好的水平。“各领域的专家应联合在一起,实现通信、导航、遥感卫星一体化,探讨如何把天上的‘一星多网...
    2020.08.26 06:40:00
  5. 卫星通信技术与系统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先后参与神舟飞船、登月舱、国产低轨小卫星等多项卫星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我们自主研发的卫星通信系统,填补中国卫星通信海上应用全部自主化的空白。”公司董事长李然介绍,公司从2015年开始就在建设海上卫星通信的全球网,目前基本...
    2021.04.01 06:56:00
  6. 士贲德,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童旭东,中国军工记协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牟健为4位专家,带来一场特别的思政公开课。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大名家喻户晓,戚发轫院士先后参与、主持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
    2021.04.25 06:44:00
  7. 必须要到太空去探测,这就需要国家给予帮助。 从2002年开始,常进向国家提交太空探测暗物质申请报告。2011年,中科院受国务院委托,发展中国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常进的机会终于来了! 暗物质探测卫星从公开征集的32517个候选名字选出了“悟空”这个名字,希望它能像神话中的孙悟空一...
    2021.06.28 06:40:00
  8. :艰苦奋斗铸就伟大成就 发现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合龙,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卫星升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无数开创性的伟大历史成就是一代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涌现了无数杰出模范。 “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我...
    2021.06.29 13:35:00
  9.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徐超) 7月21日,南通创新区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推介最新出台的“5+X”科创政策体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牵头设立的“北斗+5G”实验室、中科院空天信息院李正强博士团队气体泄漏红外成像监测研发中心等12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 南通创新区“5+X”科创政策...
    2021.07.22 07:04:00
  10. 记者 蔡姝雯 杨频萍 张宣 功能集成光量子芯片、CMOS毫米波芯片和集成相控阵、“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中国土系志》丛书……近日,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江苏多个重大科技成果闪耀亮相,在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等方面,展现出江苏勇攀科技高峰、肩挑...
    2021.11.16 06:59:00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中华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