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政府招标项目和中宣部委托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7部,合作出版著作13部,多次获中国新闻奖、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0.11.23 10:12:00
-
中国江苏网12月12日讯 12月11日,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暨《江苏社会科学》三十周年刊庆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
来自全国期刊界、学术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学术期刊”“数字化背...
2020.12.12 07:07:00
-
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共享的创新环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
2021.03.03 13:48:00
-
编者按:概念是一切学术理论体系的基石。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对新闻传播学显得尤为重要,其概念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远大于其他学科。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教授张小平和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蔡惠福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7期撰...
2021.07.28 15:21:00
-
深切体味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关切,成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Q④: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讲话中,强调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亟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您的很多研究,如华夏传播理论、华莱坞电影研究等,都是扎根中国本土文化...
2021.09.14 08:56:00
-
究基地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会址梅庵,与东南大学专家学者代表展开座谈。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陪同调研。
曲福田说,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推动力度前所未有。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
2021.12.30 07:10:00
-
有力支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江苏有多所高校和多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名单如下:
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
2022.02.14 19:22:00
-
的。这种不良风气,基本上熏坏了大多数学科,有的甚至彻底沦陷。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一个民族倘若没有筑起自己的一整套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那它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
2022.06.23 10:18:00
-
度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淬炼新时代新型主流媒体“方面军”。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就是要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在这个学科建设的大时代,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已成为很多...
2024.01.25 14:28:00
-
从精神上更接近了古人。”特别让他感动的是,当晚的观众席里也有外国留学生,他们多次鼓掌,在谢幕时起立致意,对升级版的“东方美学”和中国人的生命哲学感到震惊和敬佩。
自发成为国潮的追随者和传播者,体现着这一代年轻人的国家认同和文化归属。汉服设计师刘雯悦曾尝试将大英博...
2024.05.31 0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