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度、维度。
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汪冬冬表示,从这次路演来看,梁溪区的“基层治理人”切实解决了一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特别在治理主体、机制、平台建构方面有很大的创新突破,希望未来,要更加注重各项目把握精准需求,从小切口入手探索多方协同治理机制,为...
2024.10.30 14:11:00
-
淳朴民风,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农民主体原则、正向激励原则,以“晒积分、出实招、见实效”为工作总基调,以虹桥村为试点,先行先试、由点及面;10个市县乡村...
2023.06.16 11:23:00
-
报、协作机制,确保每一个涉法涉诉信访诉求都有相应的机关和程序依法公正处理。
李小敏强调,各级政法机关作为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责任主体,要强化责任意识,把握法治精神,增强群众观念,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维护司法权威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事情做...
2014.09.01 17:38:00
-
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继续抓好农业生产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应聚焦影响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的突出瓶颈、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点问题、影响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的关键环节,研究实施补短板专项工程。各地发展阶段不同,补短板的轻重缓急也不同。欠发达地区要重点补全面建成小康...
2016.05.19 15:54:00
-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握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集聚强劲动能。
...
2019.03.21 00:47:00
-
检察监督。相较刑事诉讼而言,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涉及的经营主体数量更多,诉讼结果同样对经营主体的权益影响巨大。检察机关抓住侵害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去年以来办理涉企民事生效裁判和执行监督案件3100余件,办理涉企行政生效裁判结果诉讼监...
2024.08.02 09:02:00
-
型案件的研究,正确区分合法民间金融活动和危害群众利益的金融诈骗犯罪行为的法律界限,准确界定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企业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主体资格问题,促进经济改革深入健康开展。要更加注重参与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发挥法治保障的作用,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以及...
2013.12.02 10:17:00
-
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条例》聚焦“谁来领导、领导什么、怎么领导、如何保障”这些引领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将领导主体具体化、职责任务清单化、工作运行机制化、保障措施制度化。抓住这“四大问题”,就抓住了《条例》的主线。《条例》总则着重...
2019.02.27 08:04:00
-
除污染物,命令暂时停业、撤销从事某项活动的执照,公开其犯罪记录等;三是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来解决环境民事、行政诉讼主体的资格问题,进一步确定受害人、公益组织或者社会公益代表者作为诉讼主体的资格。
近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提出和推进,长江生态环...
2018.03.29 10:32:00
-
动群众做群众工作
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承载着民主自治的重任。然而,社区在民主自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居民参与不足、参与主体失衡的问题。如何完善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使居民充分参与自治?怎样才能在城市社区中重建“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氛围?
发挥社区...
2014.05.07 1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