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继承创新及如何指导新时代司法实践:一是从价值立场的维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是从法治原则的维度,实现德法共济、协同共治,德主刑辅、明德慎罚;三是从司法理念的维度,把非诉讼纠纷挺在前面,实现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四是从司法追求的维度,做到严格公正司法。
中...
2023.07.07 15:02:00
-
法律文化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更好将其融入司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夏道虎认为。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述就是‘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应当倡导古人的这些智慧,实现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2023.05.17 11:19:00
-
秀传统法律文化中蕴含着丰富智慧。如,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等。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积极探索法治建设...
2021.12.08 14:45:00
-
道路——
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这一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精髓要旨。
“这是执政党治国理政认识的重大提升,为科学汲取古人治国理政智慧提供了镜鉴。”专家指出,“...
2014.10.20 14:26:00
-
对党和政府的宽宥充满了衷心的感谢。
另外,陈都还介绍,人民法院就特赦案件作出的裁定是终审裁定,“一裁终局”;特赦只赦免罪犯的主刑,不会赦免罪犯的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
公安机关等共同落实跟踪帮教
公安机关看守所也是部分罪犯的刑罚执行地,在特赦程序...
2019.07.01 00:39:00
-
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弘扬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法治文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世界意义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维护国...
2020.12.10 09:28:00
-
端用力,推行市县领导干部每月下基层大接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将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得到弘扬。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少捕慎诉慎押,最大限度减少了...
2021.04.02 08:48:00
-
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科学把握。中华法系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从战国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到汉朝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再到唐朝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礼法并重、德法合治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和...
2023.03.27 19:34:00
-
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从历史传承看,新时代“枫桥经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与“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治国理念、“未雨绸缪、预防在前”的治理理念、“以和为贵、息诉止讼”的司法理念、“重义轻利、义在利前”的文化基因等...
2023.12.16 21:43:00
-
障通道,推行市县领导干部每月下基层大接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得到弘扬。重视道德教化,禁止乱罚滥杀,是中华法治文明最重要的思想原则之一。适应刑事犯罪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新形势...
2020.12.30 1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