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5G,未来已来!如今,新媒介对5G充满了乐观的想象,人类的乌托邦愿景似乎在飞跃的技术发展中得以实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李蓓蕾,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一果在《传媒观察》2019年第8期撰文认为,新媒介通过对5G话语的乌托邦叙事,描绘、想象和建构未来的科技图...
2020.11.16 14:05:00
-
特效等有趣的娱乐元素来烘托视觉,虽然仍具有戏剧演出的形式,但参与者早已沉浸在狂欢的氛围中,这种颠覆与消解本身就是一种“实现了的乌托邦”,契合了人类节庆狂欢的内涵意味。
(四)粗鄙——情感表达之肆意宣泄
“粗鄙”是指粗俗鄙陋。巴赫金认为:粗鄙是民间化的表征,它表...
2021.03.12 14:18:00
-
振传播是大众传播理论之一,借用物理学上共振现象对能量的高效传递,强调传播信息应尽可能与目标受众感受形成共振。
(一)主题接近:反乌托邦与时代困境的共情
主题接近,即“一些经常被引用的、具有普遍共鸣潜力的主题”。《鱿鱼游戏》表现的是反乌托邦主题,描绘了一个令人恐...
2022.02.15 22:27:00
-
线。在世界设定上,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并没有太多突破,破解技术利维坦隐含的文明危机,作家和导演给出的依旧是回归爱情、亲情和大自然的乌托邦神话。
(一)从科幻异托邦到社会乌托邦,文学在寻找新的价值支点
如果我们依旧把文学艺术看成是精神家园,那么,文学艺术、现实世界...
2022.07.05 08:15:00
-
作“民情”(即社会道德)的事物丧失了,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当“民情”丧失之时,社会中就激发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愿景。这是一种类似于乌托邦的东西,带着强烈的情感。
相比之下,英国社会并不像法国社会那样有一个显著的从农业向商业的剧变过程,尽管它也有变化,但似乎是一种...
2024.04.02 15:58:00
-
史的基础之上表示:数字生命是技术将人性净化到极度强悍、完美的产物,但它却可能带来“恶”与“毒”。数字生命所营造的无菌的世界好像是乌托邦,其实也可能是恶托邦。人工智能越来越深重地笼罩人类的时代,人类用以对抗的可能的利器是人性本身的事件性,而最能摧毁一切计算的事件...
2024.05.23 10:25:00
-
这也就先验地决定了未来新闻传媒业将更受制于“算法意识”这一经大数据投喂而产生的“AI意识”,实现完全真实或绝对真实将是不可到达的乌托邦。
基于以上判断,为保有传统意义上的真实性概念的最大公约数,在讨论文生视频的“融合性真实”框架时,其“真实的坚守”可以是基于事实...
2024.04.30 10:54:00
-
编者按:从2021年开始,“元宇宙”(metaverse)这一概念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形态,它所裹挟的乌托邦式宣言既让世人震撼与憧憬,也触及世人盲区。从web1.0时代踏步至元宇宙前夜,人类见证了媒介技术的更迭与融合。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陈龙和博士生王宇荣在《传媒...
2022.07.28 10:22:00
-
体验被置换成迎合他者的虚拟表演。
在虚拟社群出现之前,麦克卢汉就曾提出“地球村”这个家喻户晓的概念,这并不是在形容一个高度和谐的乌托邦,而是人们深度卷入的地方。自拍通过社会群体约束人的感官偏向和情感认知,其带来的动态的、多元性的文化仍可能无法脱离媒介自身的齐一性...
2022.10.25 16:55:00
-
实践。这种抵抗虽然必定是短暂的,但由于它正是发生于“在世的身体”这一原初性层面,而非精神层面的想象性投射,所以它不是构建虚假的“乌托邦”,而是一次真实的“在世”抵抗。然而,这种最深刻的抵抗却恰恰是“无意识的”。本文所提到的种种抵抗方式,无论是“身体逃脱”,还是...
2022.11.24 0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