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国,但绝大部分时间却处于分裂状态,对于大国的维系和凝聚需要共同的民族意识。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民族意识共同体的培育,从“车同轨,书同文”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是民族意识共同体的体现,这既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是根植在骨子里。举一个例子,...
2022.08.03 14:18:00
-
与汉王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抢救整理传承有关,更于汉王朝对文字的定格成型有关。秦王朝虽然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惜其国祚太短,且“篆”体字难以普及,“汉隶”为文字的普及发挥了历史性作用,故我们亦不称呼我们使用的文字为“秦字”。
...
2019.05.13 13:59:00
-
传略,可以看出他们在推动当时历史前行的作为是十分伟大的。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创造新历史的巨人。李斯帮助秦皇嬴政一统天下,解决了“书同文”,开创了至今仍然是高尚典范的“小篆”。特别是颜真卿,更是光彩历史,驱逐邪恶的“正义之杖”。王羲之及其师傅卫铄,说到唐太宗李世民...
2023.02.19 18:25:00
-
想及青铜器政治传播功能的研究等。对语言和文字媒介的研究也相对较多。代表性的研究有《清代前期的政治认同与历史书写》《试论周秦之际“书同文、语同音”的发展轨迹》等。此外,赵立敏主要关注政治隐喻,赵云泽则探讨了文字作为媒介的政治统治功用。中国古代的口语偏向的媒介,如歌...
2023.02.09 18: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