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学僧极为钦慕,盛邀昙度、道登、慧纪等北上平城(今山西大同),授予尊号,大开讲席。从此徐州僧团入主云冈,促成了太和十三年(489)以后云冈石窟造像主体风格的汉化。徐州学僧和一批能工巧匠在云冈石窟的建设,以及随孝文帝迁都洛阳,都对龙门石窟的建造产生了巨大而直接的影响,北魏情...
2020.10.22 19:46:00
-
0个考古项目之一。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距今1500年左右,形体硕大、雕刻精美,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与北方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一道,代表了南北朝时期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150处国家级大遗址...
2020.07.27 09:02:00
-
云冈石窟,跨越1500年的深邃时空,串起丝绸之路上吴江和大同这两座相距1400公里的城市,让两地文化传播、文明互鉴的力量充分释放——
“云冈窟”对话“苏州湾”
雁北大同,古称“平城”,丝绸之路的发轫地。
水乡吴江,别称“江城”,丝绸文化的发源地。
两千多年前,从千山到万...
2023.11.30 15:17:00
-
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在岳麓书院同师生亲切交流,勉励“当代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来到云冈石窟,指出“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涵养全...
2023.10.07 09:14:00
-
在北京,中国考古博物馆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等建成开放;在西安,许多年轻人身着传统服饰,流连于大唐不夜城;在大同,云冈石窟景点前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诗词热”兴起,传统文化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2023年9月...
2024.01.03 13:22:00
-
新华社太原8月4日电 题:云冈石窟:千年瑰宝雕刻文化自信
新华社记者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云冈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2023.08.06 16:19:00
-
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更加及时有效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把扩大内需...
2020.05.13 1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