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碎片都已经被整合,甚至人类数万年形成的“一心一意”思维惯性,正在被“一心多意”和“三心二意”的互联网接受和传播方式所取代。这对人类是福祉还是恶兆?这样的问题,也都需要深入研究。目前笔者在本学科仅看到一篇论文提及这个问题,而且切入的角度也不是论证其本身,而是讨...
2020.10.26 10:40:00
-
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缪昌文致辞
缪昌文在致辞中表示,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造福人类福祉上具有关键作用。工程师是通过工程实践不断改善人类生活,同时也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他认为,本次活动的举办,能够进一步增强工...
2021.03.06 13:56:00
-
介空间、媒介场域,确实实现了人类传播活动的智能化、个性化、自动化、精准化,颠覆和再造了人类传统的劳动关系、劳动形态、劳动模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福祉。但是,人工智能技术无限制的扩张已经开始侵蚀人的网络生存空间,带来数据侵权、劳动剥削、算法偏见等诸多隐性风险。...
2022.02.17 09:38:00
-
稿机器人生成的稿件认定为“作品”,著作权法保护了没有投入智力劳动的活动,而使没有从事智力劳动者获取收益,无法激励智力劳动,从而为人类谋求福祉,也与著作权法的立法初衷不符。而如果不将人工智能生成稿件认定为“作品”,又无法通过著作权法回应和解决现实中各相关主体的利...
2022.06.07 09:33:00
-
是技术异化的当代表征,它违背了技术发展的公共性原则。智能媒介技术的发展是技术创新与演化的结果,其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更要以不断扩大人类的公共价值福祉为前提。
(二)保障权益实现的制度设计
智能媒介时代下的数字鸿沟意味着数字弱势群体的某些权益正在遭到侵害,想要打破弱...
2024.01.04 11:16:00
-
是一只仿生手。除了弹琴,这位24岁的年轻人还可以戴着仿生手玩手机、做咖啡、撸铁、攀岩。大会主论坛上的这一幕,让很多人对技术发展服务人类福祉有了具象的感受。
在强脑科技展台,记者不仅看到仿生手,还有仿生腿,它可以让下肢瘫痪或截肢的人正常站立和走路。“技术更应该关注‘走得...
2024.09.11 07:00:00
-
作战空间,且“制脑权”也被视为取得胜利的关键变量;同时,不少学者也把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视作“人类文明最后的前沿”,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福祉和世界生产力的显著提升,还有望彻底重塑社会结构与层级。因此,认知研究应当在当前研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解析现代个体特征...
2024.10.17 16:52:00
-
限可能,但我们对元宇宙自身隐藏和衍生的社会风险应给予足够的警觉,并在特定的情况下为其制定必要的规则,以确保元宇宙的发展始终为促进人类获得最大福祉为旨归。
(载《传媒观察》2022年7月号,原文约8000字,标题为:虚拟空间的元宇宙转向:现实基础、演化逻辑与风险审视。此为...
2022.08.04 09:30:00
-
表Ⅳ类水标准,是江苏省内执行地表IV出水标准、日处理规模最大的分布式水体净化项目。
“环保事业是做不完的。”朱来松说,环保产业事关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涉及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因此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值得深耕,“只要找准方向,专注、坚持地做下去,做到极致,必然有所收获。”...
2023.09.13 17:07:00
-
常驻海外人数占比也近1/3。在积极引入外籍员工的同时,浩鲸科技也十分注重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尊重不同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
科技应服务于人类的福祉和社会进步,科技企业应坚持技术驱动,智能向善。不久前,浩鲸科技推出全球首个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专业大模型,期望以技术...
2025.01.20 1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