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内的“探源科考舱”中,等待被“解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前夕,6月2日,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到体质人类学、岩石矿物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运用实验室科技考古的创新模式,联合无锡日报等主流媒体,以直播的方式,线上线下共同开启沉睡了60...
2023.06.03 09:15:00
-
2日下午,在全透明的现代化“探源科考舱”内,编号分别为M74、M88的两座墓葬装在木箱子里,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体质人类学、岩石矿物学、黏土学等方面专家,合力打开尘封6000多年的“盲盒”。两座墓中均发现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人骨,葬式均为俯身直身葬。南京大学...
2023.06.04 06:19:00
-
从马鞍遗址整体“打包”提取了两座马家浜时期的墓葬,转移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的“探源科考舱”开展实验室考古,并邀请了体质人类学、岩石矿物学、微生物学、科技考古等领域的专家,运用科技手段多学科联合考古。“实验室考古是科技考古的重要形式,在中国考古界已成为一...
2023.06.06 10:42:00
-
如盗洞、墓室内的淤土进行筛选、漂洗等细致的工作;并根据工作的推进,引进其他学科的介入,尤其是牵涉到墓葬的建筑学、物理学、化学、体质人类学等等。还有的专家说,在发掘中,针对黄肠石表面的白书与朱书文字及时提取资料并保护、墓道壁龛的加固与展示、封土的展示与保护等等。徐州...
2017.03.16 10:30:00
-
考古现场会,针对发掘过程中的砖石质文物等保护工作与多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展合作,积极与国内从事玉石器、木材、动植物、丝绸、体质人类学等科研机构和个人开展多学科考古工作。
徐州博物馆副馆长原丰介绍:“土山二号墓从发掘之初就制定了‘发掘与保护展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
2021.01.15 09:35:00
-
考古的空白,对构筑这一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对进一步认识宁镇地区和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大量保存完好的人类遗骸极为罕见,为研究我国南方史前体质人类学提供了一批宝贵实物资料。
记者:薛城遗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对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具有...
2023.09.08 15: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