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艺音乐学院作曲系许志斌教授创作,演出由“西来神僧”“五彩舍利”“初寺钟鼓”“水映塔月”“泥洹梵呗”五个乐章构成。许志斌透露,这场演出重在表现康僧会作为佛教僧人其行、其功、其业。康僧会在江南地区传法,因此乐风更有江南地域特色,力图用乐情来感染听众。
记者 于 锋...
2019.11.07 07:23:00
-
学衔相衔接,规范“三级学衔”制度,培养爱国爱教、学问精深的现代僧才。截至2022年底,已有164名学经僧人获得格西“拉让巴”学位,273名僧人获得藏传佛教最高学衔“拓然巴”学位。2016年至2022年,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每年举办藏传佛教讲经阐释交流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每年举办...
2023.11.10 16:08:00
-
八粥风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按照《辞海》“腊八粥”条中的说法,腊八粥本是佛教寺庙煮来供奉佛和菩萨的,后来风俗渐渐流传到民间。过去,佛教寺庙的僧人在腊八到来前四处化缘,搜集到米、粟、枣、果仁等食材,在腊八这天煮好粥分发给民众,据说吃了的人会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们...
2022.01.10 10:22:00
-
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反映,称该市人民医院附近有很多僧人在化缘。民警到场后,立即将两名“和尚”请至派出所,并告知二人是否僧人需要当地佛教协会工作人员到场核实。很快,扬中市太平禅寺僧人来到城西派出所,对两名男子戒牒给予核实。
经查验,确认两名“和尚”...
2018.02.23 10:32:00
-
料,极具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入选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普及类图书专项资助项目的《僧诗三百首》,是古代僧诗选本。僧诗,即中国历代佛教僧人写作的诗篇。该书主要由当代专家学者在《历代僧诗总集》基础上精选晋、唐、宋、元、明、清大德高僧诗作近300首,内容涉及咏古、游历、倡和...
2017.07.14 09:10:00
-
朝大明寺住持鉴真法师。
隋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大明寺座,以供养佛骨。至唐朝,扬州佛教盛行,中外僧人云集,佛寺一度多达34所。唐朝最有名的两位高僧,是玄奘与鉴真。鉴真14岁出家,后赴西京学习,先后从文纲、道岸、弘景律宗名...
2017.08.25 07:49:00
-
旅局副局长周启云表示:“创作原则就是要尊重史实,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学术严谨贯穿排练始终,剧团在排练中特意请来扬州大明寺僧人和佛教协会的专家把关。“不能闹笑话。比如中国原来有两个大明寺,扬州的叫蜀岗大明寺。再如鉴真时代海南还不叫海南,叫崖州。包括我在内的...
2019.03.28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