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它来自古代的寺庙,是佛教中的宝物。你看,它整个是由锡制成的,而且设计得非常精巧,每一层都有小佛像,寓意着佛法的无边无际。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奇数为天数、阳数,代表着天、圆和高;而偶数为地数、阴数,代表地、方和宽。所以,塔的层数设计成奇数...
2024.11.21 09:22:00
-
了六朝高僧康僧会的传奇人生。
康僧会(?-280),西域康居国人,世居天竺,六朝孙吴时期著名僧人。康僧会10余岁出家为僧,精心钻研佛法,相传他不但“明解三藏”,而且“博览六经”。东吴赤乌十年(247年),他来到当时东吴首都建业(今南京),在佛教尚无根基的江南地区传播...
2019.11.07 07:23:00
-
善愿善行,躬行小善,汇聚众善”为宗旨,累计捐资30余万元,自发开展了爱心助学、大病救助、赈助灾区等各类公益活动,定期向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医疗单位、伤残救助机构、灾区百姓、贫困家庭等慷慨解囊,回报社会。
当天,天宁禅寺还举行了浴佛法会。
(秦华 黄钰)...
2018.05.29 08:57:00
-
包装方案已优化;各单体项目已全面进入主题包装施工,单体类项目雕刻完成90%;猴王巡山过山车、风火轮、快乐的小猪、蜘蛛精、三界轮回、佛法无边及火焰山的怒火等7个室外项目设备主体安装已完成;天马行空、真假美猴王项目设备主体正在安装。整个项目,预计今年底主体工程建成并完...
2020.12.11 09:55:00
-
于东晋大兴四年(公元321年),为法安法师所创,原名“夹山禅院”。唐、宋、元历朝代有兴建,至明末荒废。明崇祯年间,林皋法师于此大兴佛法,重振纲纪再建寺宇,成一时之盛,因寺处于竹林深处,故名竹林寺。清康熙帝曾两次临幸其地。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诏重建,寺庙规模宏大。...
2017.06.13 10:28:00
-
公元321年),为法安法师所创,原名“夹山禅院”。唐、宋、元都有兴建,时至明末则渐荒圮。
明崇祯年间,林皋禅师驻锡于此,遂大兴佛法,重振纲纪再建寺宇,乃成一时之盛,因寺处于竹林深处,故名竹林寺。清康熙帝曾两次临幸其地,赐寺额。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诏重建,寺庙...
2017.06.14 09:38:00
-
那么,南京的上灯节是正月初八而非正月十三吗?南京地方志专家陈济民在《金陵掌故》一书中介绍:“元宵观灯的习俗,始自汉代,帝王提倡佛法,敕令元宵用盛大的灯火祭神敬佛,此为元宵放灯之始。而后,由宫禁渐传至民间,每年皆有放灯活动,而且愈演愈盛。”据陈济民介绍,六朝时...
2017.02.10 09:00:00
-
速发展,其也和佛教深度结合。现场嘉宾介绍,近年来,不少拥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一直尝试着将佛教精神与互联网和谐融合。这些专业人才以佛法为内核、以科技为手段改造着整个寺院的经营:编写程序、用数字技术管理寺里的日常生活,建立馆藏书籍系统与个人电子卡。北京龙泉寺还开发...
2017.04.19 09:20:00
-
丰富多彩的特色产品到“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民俗工艺,从独具魅力的文艺演出到彰显特色的美食盛宴,从祈福纳祥的拜忏法会到消灾延寿的普佛法事,游客置身其中,宛如进入了民俗文化的大观园。逛庙会、品历史、赏佳景、鉴非遗、尝美食是此次庙会的鲜明特点。
一年一度的白虎山...
2019.04.30 07:35:00
-
在大明寺建这座亭子主要是为了纪念西晋汉白玉佛首的回归,亭子的本名叫‘佛归亭’,但后经过多方讨论,为了与当年鉴真大师东渡到日本弘扬佛法相呼应,同时突出后人对鉴真的怀念,以及鉴真在中日友好中的特殊地位,最终定名为‘弘佛亭’。”
原汁原味唐代亭子
高达10米,梁...
2017.04.01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