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堂是俞樾当年以文会友和讲学的地方,他的著作以此堂名来总命名。说起春在堂之名的由来,还有一段佳话: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俞樾参加保和殿复试,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诗的首句是“花落春仍在”,为阅卷官曾国藩所激赏,认为诗句咏落花而无哀飒之气,用意积极,遂将其...
    2017.06.23 09:17:00
  2. 字版的“四书”“五经”,以铜色的文字勾勒出满腹经纶的考生影像。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乡试考生在号舍内9天6夜的艰辛考试过程、紫禁城保和殿内殿试的场景、公布进士名次的皇榜以及互动体验式的明代仇英《观榜图》。在“科举世家”篇章,高达7米的展厅上方布置了壮观的匾额群列,厅...
    2018.04.12 07:28:00
  3. 的主要精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故宫三大殿就是典型体现,太和殿意为天地祥泰,喻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和殿,意为中庸平和,喻人与社会的和谐;保和殿,意为心态和顺,喻人自身的和谐。   第二个词是“中庸”。中庸之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实际上,“中”不是中间的意...
    2019.05.31 07:50:00
  4. 历史信息在一座古建筑上叠加得越充分、越悠久。”单霁翔说。 通过对现代技术的运用,故宫600年来第一次“点亮”众多宫殿。单霁翔说:“保和殿、乾清宫等宫殿是木结构建筑,容易着火。里面的许多古物都是纸质、丝织品,不适合长时间光照。因此,很长时间这些宫殿都黑漆漆的,观众怎么...
    2020.10.30 14: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