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注重家族、邻里的亲善,关心孤儿贫弱,教育家人要“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书》中他就反复叮嘱堂弟郑墨:“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南门六家,竹横巷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同时他还特别提醒:“无父无母孤儿...
2017.03.10 12:33:10
-
首诗作于乾元2年(759),岑参从陕西终南山到蜀地任职的途中。主要写他与友人成贲结伴赴蜀时行走山道的艰难,以及到蓉后惊喜遇见美酒可用俸钱赊账的趣事。少尹,是成都府的副长官。骆谷,陕西终南山一山谷。岑参在诗中写道:闻君行路难,惆怅临长衢。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忆昨...
2017.05.06 05:33:27
-
足”的景象。然而,他自己的日子却过得十分清贫。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刘德熙在耒阳因病离世,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家余存的俸钱不到三十贯,连一具棺木都买不起,无法入殓。城中的百姓得知这个消息都无比感叹,纷纷捐钱为他办理丧事,扶柩还乡之日,哭着“焚香祖饯”...
2017.08.21 12:50:56
-
以后田家春耕的艰辛,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一句“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与《寄李儋元锡》中的“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有异曲同工之妙。清代诗人沈德潜评论韦诗中有“不负心语”,认为他写诗讲良心话,此语诚不虚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
2017.08.21 18:31:40
-
廉,何夫人“凡子女衣袜皆手自缝纫,有时裹头偕媪婢往来厨灶间,检点煤米,作苦与在家无异”。
当时,蔡新因为公事繁忙,有时未能将俸钱寄回老家孝养母亲,何夫人便忧愁地说:“回想乾隆元年冬天,你在翰林院,你兄长也因公事北上,当时正是岁末,家里没有积蓄的钱,婆婆和媳妇...
2017.08.28 10:14:09
-
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高适当县令自责“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韦应物在刺史位置上“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无不展现出悲天悯人、为政为民的高尚情操。民足则怀安,民危则心焚。书记自抽耳光,就是因为深知没有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是失职的道理...
2018.08.21 17:50:00
-
业。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党员干部也应改变“能上不能下”的刻板“官念”。深刻意识到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拒做“太平官”、争当“实干家”,激发“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担当精神和“邑有流亡愧俸钱”的干事自觉,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盱眙县委组织部 郭一帆 唐皓钰)...
2022.05.23 1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