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0条,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月初,中国电科14所人脑机实验室研发的“灵犀手”产品入选2021“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先导技术榜”,“灵犀手”是一款穿戴式的人工智能上假肢辅助康复训练设备。中国电科14所高级工程师刘川介绍,“灵犀手”已经集成了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触觉与热觉信息的双向反馈。它不仅...
    2022.12.28 07:07:00
  2. 在家休养时,许多学生来看望他,一位同学临走时的一句话——“吴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上课呀?”让吴凯重燃起生活的斗志。半年后,他戴上假肢回到学校。为了更好的课堂效果,他坚持站着上课,“这样能看到全班孩子的脸,心里更踏实”。 为重返课堂,吴凯的付出有目共睹。“那时候只...
    2023.09.11 22:23:00
  3. 是一位影视工作者。38岁的他是一个机械迷,通过自己努力制作“机械手”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2019年,在探索“机械手”的过程里,发现制作假肢更具有意义。于是,他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一些具有功能性的活动假肢,送给需要的人。目前,已有5人收到了杨德才送出的假肢手指,生活因...
    2019.09.17 08:41:00
  4. 《攀登者》的角色原型之一。他曾是中国国家登山队主力队员。1975年夏伯渝首次挑战登珠峰时,双腿小腿截肢。但这没有阻断他的登山梦。装上假肢后,夏伯渝继续锻炼,准备了43年后,他终于登上了珠峰峰顶。近日,紫牛新闻记者对夏伯渝进行了专访。紫牛新闻记者孔小平图片来源受访者提...
    2019.09.23 08:35:00
  5. 能与大家并肩作战,只能出微薄之力。”   拿文件、送材料,这些看似简单、很不起眼的工作,张瑞华做起来却多了一分艰难。“每走一步,假肢都会磨着疼,尤其阴雨天气,肝脏因为那块没取出来的小弹片,也会疼。”但一想起牺牲的战友,张瑞华又觉得幸运,也更珍惜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2022.08.08 10:31:00
  6. 徒步穿越戈壁荒漠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失去右腿的独脚勇士潘俊帆戴着假肢,9月9日从青海“火星基地”出发,用228小时09分走完了534公里无人区,18日抵达甘肃的戈壁清泉,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壮举。 昨日,这位被人称为“潘神”的独脚铁汉在敦煌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
    2020.09.22 08:38:00
  7. 言献策。 “智能制造”不能脱离制造 无人驾驶车辆与乘客进行人格化交流,不断学习后可对乘客的需求和想法进行预判;安装了智能液压膝关节假肢,上下楼梯假肢可根据衣服和鞋重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就可以用眼睛看着屏幕“打字”……这些智能场景正推动汽车产业、...
    2020.11.30 06:47:00
  8. 在梁家河村的第二个房东,后因腿疾失去行走能力,当时担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专门把他接到福州就医,由于病情严重,腿最终没能保住,装上了假肢。一见面,习近平就询问他假肢好使不好使,生活过得怎么样,嘱咐他保重身体。   听说总书记来了,村民们十分激动,纷纷赶到村委会小广场,围拢...
    2015.02.17 20:03:00
  9. 有了。”   前后历经了5次手术,在妻子的精心照料和组织的帮助下,孙益海一天天康复。凭着健壮的体格和军人的毅力,孙益海很快适应了假肢,重新站立起来。尽管手术成功,孙益海保住了性命,但他的体内还残留着数十枚散弹。由于多次手术,疤痕生长带来尿道粘连,导致小便困难,他...
    2021.05.12 08:30:00
  10. 海提前告知老人家属所需材料,一次性办好了手续。   “证件收收好啊。”孙益海边说边站起来,左手下意识地摸了下大腿根部,那是在调整假肢的关节。   这些多余的动作,孙益海早已习惯,郭猛镇的村民也已习惯,仿佛一切都在默契中。   孙益海所在的郭猛镇,是一个以烈士名字命...
    2022.09.26 09:08:00

相关搜索 人工假肢 人造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