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门“拜访”了,一些干部习惯了曾经的“宽松懒”对现在的“严实硬”,怎么都觉得不舒服、不适应。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倾毕生精力追求黄金屋、颜如玉。但对共产党的干部而言,更多人是为了做事而做官。官位是为民服务的岗位,权力是为民服务的工具,选择当干...
2017.05.16 10:50:00
-
“翰林”两字自古便是才子的象征,入得翰林院,那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昨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状元大讲堂”,便请来了今年已经88岁的南大教授金瑾乐,金瑾乐的祖父便是清代翰林院编修金鉽。讲座上,金瑾乐教授围绕科举、翰林等相关文史题材讲述祖父金鉽的求学、为...
2018.05.10 10:47:00
-
旧僚》诗中有“典籍以蠡测,文章若管窥”。吴引孙反其意而用之,告诫子孙要以“精卫填海”的精神和毅力,奋发读书,积累知识,报效国家,光宗耀祖。
吴引孙苦心经营的测海楼书确为吴氏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里走出了不少国家的栋梁之材:吴筠孙的孙子辈中的吴征铸,也就是吴...
2017.12.13 09:12:00
-
断。
结尾处,村民问主人公李大江:“你放着千万富翁不做,回村来当这书记究竟为了什么?”李大江毅然唱道:“不为钱财不为名,不为光宗与耀祖,为的是大家的后代与子孙,为的是父老乡亲能过上好日子,为的是良心二字得安生。”唱到这儿,全场观众为之动容,掌声一片。
(...
2018.10.08 06:54:00
-
曲折的成长之路,在周恩来心中埋下了爱国、救国、救民的种子。当学校先生问起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同学们纷纷给出了为明理、为入仕、为光宗耀祖的答案,而年仅13岁的周恩来则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励志名言,凸显其开阔的胸襟与远大的理想。
建党百年回望先辈 学习传承“周...
2021.06.01 17:51:00
-
遭受冷遇,后刻苦攻读太公阴符,游说燕王,成功合纵六国抗秦,最终执掌六国相印。他落魄过、努力过、失落过、更辉煌过,他的行为不是为了光宗耀祖、飞黄腾达,他的传奇皆因其对黎民百姓的悲悯,对天下安宁的期待。因为在他看来,各诸侯国之间的频繁战争,已经分不清哪个国家、哪一场战...
2024.04.26 10:4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