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办实事,高效为民服务
“你们又来啦,总是这么关心我……”正余镇青正村老复员军人周勋家一见到网格员就感动不已。周老出身贫寒,14岁时参加区中队(游击队),多次完成重要任务,受到上级表彰,并获得了抗日纪念章。青正村网格员们每星期对老复原军人们进行一次走访...
2021.04.12 15:06:00
-
灯”,正月十三“试灯”,正月十五“正灯”,正月十八“落灯”。
明初,在南京当过皇帝的朱元璋、朱棣父子都推动过元宵观灯民俗的发展。
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对年俗兴趣非常浓厚,他下旨推广了张贴春联的习俗,明确规定了上元灯节的起始时间。他曾命人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满河明灭,...
2021.02.26 06:38:00
-
活动,推进“书香残疾人之家”建设。大家选择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曾被评为影响世界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出身贫寒、幼年失学,参加过战争,后来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然而身处绝境中的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三年,完成了不朽的杰作,...
2024.04.25 16:03:00
-
费,这种只有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情节,却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位逝去的老人叫高永泗,回想起老伴去世前的一些情景,郑素华数度哽咽。
出身贫寒 从小铸就爱国主义情怀
高永泗同志于1944年出生在睢宁县一个贫苦的家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外敌入侵、民族危亡,从孩提时代就接受了爱国主...
2021.02.25 15:56:00
-
江宁布政使、漕运总督、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四川总督、成都将军。关于吴棠的事迹,较为人乐道的有两个。其一是出身寒微,刻苦读书。吴棠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不畏艰苦,因买不起膏火,入夜后为了继续读书常常到邻居家窗户下借灯挑读,或于雪光明月下夜读,刻苦非常人能及。其二是...
2023.08.04 11:20:00
-
保存原跨海大桥项目部用完的生活及办公家居,他竟反复转移了三个地方,最后终于用在了下一个项目上。也许有人认为这些不值几个钱,但作为出身贫寒和受过16年部队锻炼的李明看来,该节约的钱一分也不能浪费。
平时,李明既要负责交通集团本部的后勤工作,吃喝拉撒睡样样管,又要做好各工...
2020.07.31 17:11:00
-
家中没有凳子,她只能站在一个废旧的柜子边学习。
今年,这个奋进的赣榆女孩,以521分考上了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虽出身贫寒,却凭借努力和坚强的毅力,实现了精彩的人生一搏。
母女俩相依为命 蜷缩在不足10平方米的“家”
走访张广畅家的时候,是个高温天,户外37...
2022.08.12 15:34:00
-
金良、简栎洪、穆洁……他们的科教创业项目“韩博士”如今在南京已经小有名气。创业成功了,怎么回馈社会?
他们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出身贫寒的他们小时候只是羡慕别人有一个玩具。唐虎小时候把老爸唯一的电动刮胡刀给拆了组装成一个“了不起的小赛车”,因而被老爸追着屁股骂了好久...
2018.05.28 17:22:00
-
志愿者团队,向村民和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免费发放口罩10000只、手套500副、护袖500副,还发放防疫知识宣传单千余份。
今年56岁的仇爱清出身贫寒,曾是一名下岗工人,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踏上创业路,并成为一名村干部。创业有成的仇爱清一直热心公益,他带领家人先后资助过170多名特...
2020.02.14 20:01:00
-
景观。眼前的景色让范仲淹诗兴勃发,禁不住和题一绝: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显然,相比起晏殊和吕夷简,出身贫寒的范仲淹来西溪任职的心态要平和务实得多。透过“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这一质朴的诗句,展示出范仲淹人生的远大志向,以及不论身处何地...
2020.08.25 0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