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终保持适应性和能动力,成为当今苏州精进发展的驱动源泉。
与苏州终相守,濡沫在江湖,悟出一个“融”字。公元756年,唐代诗儒大家刘长卿官赴苏州,水上赋诗作别友人: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姑苏的灵性在水中流淌,要慢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据说排列确有考...
2021.05.08 16:48:00
-
中国江苏网6月8日讯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写出了南山竹林寺的素朴秀美。去年9月份,竹林景区景观提升工程开始施工。竹林景区何时重新开放,一直是市民游客关心的话题。昨天,记者从南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获悉,竹...
2017.06.08 09:55:00
-
瞰,最大的观感就是这里的生态风光,“在这里,扬州‘绿杨城郭’的美名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茱萸湾自古就因好生态而闻名。唐代诗人刘长卿写道:“山中动泉脉, 渡口发梅花。芜城春草生,君作扬州客。半逻莺满树,新年人独还。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作为国家4A级旅游区,茱萸...
2017.04.09 09:24:00
-
致优美、五彩缤纷、随光变幻的鱼趣画面;再配以制作精良、考究高雅的毛笔,更加表现出作品的素洁高雅。点螺《远征》漆艺毛笔取材唐代诗人刘长卿《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中“征马望春草,行人看暮云”之意境,以及友人远行,路途遥远蜿蜒曲折,虽然春光浪漫,路边小草生机勃勃,但...
2017.05.12 09:39:00
-
绝佳去处。
登高望月 一览美景
推荐地:栖灵塔、万福大桥、二分明月楼……
登高赏月当然首选大明寺的栖灵塔,唐代诗人李白、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中秋之夜,登塔赏月,可一览扬州城之美景。
作为城市新地标,万福大桥赏月别有韵味。网友...
2018.09.17 09:37:00
-
说起重建的名塔,当然还有大明寺内的栖灵塔。早在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大明寺内就建有栖灵塔,塔高九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化为焦土。好在,如今这座“栖灵塔”在1994年重建,重新回到...
2020.09.25 09:39:00
-
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桔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李白登塔赋诗之后,栖灵塔的声名更著,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有诗题咏。
唐会昌年间,栖灵塔毁于火。今天的栖灵塔为20世纪90年代重修,风格仿唐,塔高73米,再现“宝塔...
2023.10.18 11:11:00
-
题组专家讨论,最终决定了两个决赛命题,选手可以选其一作文。题一为《果然》,需要选手们以此为题,写作一篇议论文;题二需要选手们阅读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后,根据该诗写一篇记叙类文章。现场决赛中,各位选手间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许琪晟等20名选...
2018.12.03 18:06:00
-
哪座桥?
A.南京长江大桥B.钱塘江长江大桥C.武汉长江大桥
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的诗句。
A.王维B.孟浩然C.刘长卿
6.黄庭坚《寄黄几复》诗中“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上一句是()?
7.我国第一首文人七言诗的作者是()?
A.曹丕B.曹操C.曹...
2017.04.27 11:07:00
-
临其境。有的以一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带领观众走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有的为观众分析了诗句里蕴含的禅意之妙以及刘长卿逆时代而上的心境;有的根据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向观众展现苏东坡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方能体味“人间有味”的人生哲理,让在场观众享受...
2018.12.17 1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