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据了解,这些化石是1994年在开发白云洞时发现的,距今已有12.7-50万元年,属于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可能代表中更新世晚期的某一次冰期或寒冷期,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
2022.06.27 10:24:00
-
古墓葬的;
(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案中,两青年为了发财竟敢盗掘古文化遗址,而且是国务院核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幸...
2020.09.11 09:42:00
-
珊瑚的外层细胞具有分泌碳酸钙外骨骼的能力,其碳酸钙外骨骼能形成礁石,并可在埋藏于地层中形成珊瑚化石。
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是腔肠动物门已经灭绝的化石类群,它们是古生代常见的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其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古生代地层划分的重要标准化石分子。...
2023.10.26 15:56:00
-
多、最大、最奇,受文人墨客青睐,有不同时期摩岩石刻七处,特别是明代彭谦补刻李白斗大的“壮观”二字,弥足珍贵。
(3)上黄水母山古动物化石产地
上黄水母山古动物化石产地
或称“中华曙猿化石地点”。以“中华曙猿”为代表的古动物化石产地位于溧阳上黄水母山采石场。在上万块水...
2020.04.23 08:43:00
-
子上,古朴典雅,充满淮安风情。“这个设计很好,我要买一套回去送给孩子,既做旅游纪念品,也有助学习。”游客陈女士说。
“看,这么多化石和动物标本。”江苏化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开磊,直接开来了一辆博物展车,车内面积不大,展品却跨越亿万年,吸引许多孩子观看。“...
2022.06.30 10:26:00
-
75年在开挖石安河修建曲阳薛埠闸的工地上就挖出一根长约1.3米的象牙,后据判断象牙全长2.5米左右,距今约五万年以上,属于早冰河期时代的动物化石。”姚立全指着脚下的古城遗址说:“从曲阳古城这地方出土的众多文物器皿来看,与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连云港‘藤花落遗址...
2019.05.16 08:19:00
-
本报讯(记者 毛庆)由南京古生物所专家参与的科研团队,在安徽巢湖地区发现了上百块埋藏有一种新型节肢动物的化石。这类新发现的节肢动物生活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早三叠世海底,与同一时期最常见的海洋底栖虾类形态明显不同,研究团队将这一新物种命名为“巢湖安琪虾”。此次...
2017.07.04 07:15:00
-
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9个纪的海相地层中,于1883年至2015年间根据中国材料创建的757个属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逐一查考和再研究,称得上是腕足动物化石的“四库全书”。
解密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模式,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研...
2018.02.22 09:39:00
-
演化研究团队”的博士生俞婷婷,在王博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指导下,与牟林博士等人合作,发现了保存在一枚缅甸琥珀中的菊石、螺类、节肢动物等化石集群。这块琥珀保存了异常丰富的化石类群,包裹了至少40个动物个体,其中包括1个菊石、4个螺类、4个等足类、23个螨虫、1个蜘蛛、1个...
2019.05.15 09:11:00
-
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团队袁训来课题组,在湖北三峡地区约5.5亿年前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了新动物化石(夷陵虫)和一类特殊遗迹化石,为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
夷陵虫身体长条形,两侧对称,呈三叶形,具有明显的身体分节,也具...
2020.04.15 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