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一切走群众路线。譬如苏区的《红色中华》《红星报》创建伊始,就着手营造通讯员网络。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的《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它与此前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实际是一体的,两块牌子、一个编辑部。在战争环境中,报社的专职记者很少,采访工...
2021.07.02 17:03:00
-
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契机。
(二)祝寿:一种新的文化运动方式
从193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经常为党内人士进行祝寿。时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的《新中华报》1937年1月为徐特立六十大寿祝寿,“在国难斗争中一切个人的、集体的、领袖的、群众的、有模范...
2022.09.15 11:17:00
-
息技术热点,探讨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携手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大会对江苏省通信学会2022年度“华苏杯”论文征集评优获奖论文进行了表彰。在本次论文征集活动中,获奖论文共99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28篇,优秀奖43篇。
当...
2022.11.24 17:25:00
-
“概念验证中心”揭牌启用。
这批“概念验证中心”皆落地苏州高新区太湖科学城,依托区域内苏州半导体激光研究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清华苏州环境院等8家大院大所、龙头企业成立,为早期成果配置资金、开展技术与商业化验证,为处于起步阶段的科研发现在实验场地、资金、人才团队...
2023.02.21 06:55:00
-
呼吸科党支部书记
李文杰 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大市口派出所副所长
邱 巍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核酸检测组组长,副主任技师
陈 华 苏州市中医医院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
陈可可 中建安装事业部技术负责人
陈家玄 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配电运...
2023.05.05 16:12:00
-
在。“苏州高新区为大院大所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了非常好的创新土壤,激励考核体系也愈发完善,激励着我们积极孵化项目,在地方开花结果。”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董立户透露,研究院在苏州高新区成立仅一年多,已引进20个高水平研发团队,孵化落地12家产业化公司,签署54个产学研横向...
2019.03.29 07:07:00
-
权专利近800项,其中发明专利250余项,成功孵化项目公司55家,注册资本5.9亿元,吸引社会投资2.6亿元。与此同时,入驻苏州高新区不到两年的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已引进20个研发团队,孵化落地12家产业化公司,签署54个产学研横向合作项目,实现合同收入4000余万元。
在苏州高新区,...
2019.06.21 07:06:00
-
中国江苏网讯 昨日,一艘无人探测船在苏州晋源桥下水,这是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委托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首次采用声呐探测方式对京杭运河苏州段进行暗管排查,意在摸清运河两岸暗管及非法排污口。
2019.11.05 06:49:00
-
自1949年江苏部分法院。
数十年风雨兼程、波澜壮阔,法院印章的变化,也见证了江苏法治发展之路。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及军队的各级审判机构。江苏则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才开始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审判机构。
19...
2021.07.28 09:03:00
-
青年说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内涵,徐磊、张勇虎两位青年干警先后发言。
徐磊同志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马锡五审判方式"出发,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发展阶段,并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
2021.06.25 08:4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