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达标出列,圆满完成省和徐州市五年任务四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任务。
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邢楼镇蒲汪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是省定经济薄弱村。近年来,村支两委积极探索,通过土地规模经营,种植马鞭草、榉树等绿化苗木,不仅增加了土地附加值,还带...
2020.03.14 10:17:00
-
球粮食安全受到普遍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大豆自给迫在眉睫。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改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边行优势,通过改变玉米和大豆的株距和密度,实现玉米产量不减,多收一季...
2022.06.01 10:34:00
-
乃至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随着徐州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候鸟和旅鸟更愿意驻留徐州。但需要认识到的是,徐州地区多为人工林,人工造林存在物种单一问题,可能会对动物多样性和森林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危害。建议适当增加林木种植类型,在重点鸟类栖息区域种植鸟类喜食的果实类树种,为鸟...
2023.07.19 15:38:00
-
村民何培成告诉记者:“我们去年就跟合作社签订了合同,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每亩地能挣4500块钱左右。”
过去,夏塘村农作物种植品种单一、效益普遍不高。近两年,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成立了村级示范合作社,通过党员带头、党支部领着干、群众跟着干...
2023.08.22 16:04:00
-
水系统、湿地空间、停车场等诸多细节方面,将进行合理规划改造。
湿地区域是蔷薇公园的一大特色亮点,针对当前绿植茂密、亲水性差,且植物种类单一,缺乏色彩变化的问题,设计方案上将利用净水区(现在孩子玩乐的沙坑)的高低落差实现水循环,使湿地区域的水系活起来。并通过增加水...
2022.01.13 10:55:00
-
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已审议、表决通过,将在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颁布实施。这是南京都市圈城市首次跨省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协同推进跨界水体水质提升等工作,也取得明显整治成效。其间,镇江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协调南京市细化落实跨界水...
2022.09.19 10:57:00
-
》(下称《决定》),都市圈城市马鞍山在安徽省提交的同一《决定》同步通过审批。这是南京都市圈城市首次跨省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决定》将于今年10月24日施行。
长江江豚是目前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堪称“水中大熊猫”。镇江、南京、...
2022.09.30 11:37:00
-
月24日是长江江豚保护日,《镇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例打破地域界限、以制度规范单一物种保护,共同践行“长江大保护”的又一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保护区日常监测显示,江豚活动频次明显增加,江豚保护志愿者多次拍到江豚戏水高...
2022.11.23 10:50:00
-
理工作经费支持镇江豚类保护区日常运行。2022年镇江与南京、马鞍山开展协同立法,出台《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这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近年来,随着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修复工作的不断推进,长江江豚被发现的数量和频次较以往大幅增...
2023.01.05 10:52:00
-
旱地因耕作管理强度较大,草本植物多样性较低;农村居民点及城镇用地部分撂荒地中,因受外来入侵植物影响,本土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相对较单一,物种多样性偏低。
2020年9月,笔者跟随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前往云台山密林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部分蕨类植物因为人类活动深入,出...
2021.03.13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