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编》还明确了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就是依据公园多样性、典型性的地质遗迹,突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南京猿人洞、古今闻名的温泉、著名的古生代地质剖面走廊、宏伟的明代皇家采石场(栖霞灰岩)阳山碑材遗址等主题,建成在长三角地区具吸引力和著名的城市内国家地质公园。
《规划...
2019.09.07 06:56:00
-
“国宝级”濒危珍稀植物,有“植物活化石”美誉,均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桫椤
01 桫椤
桫椤出现于距今3亿年以前的古生代石炭纪时代,是目前仅有的木本蕨类植物,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对于研究蕨类植物进化和地壳演变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金毛狗蕨
...
2022.01.06 13:57:00
-
否也会有呢?于是他走遍了蠡湖、梁溪河、宜兴善卷洞等有石灰岩假山石的地方,并没有发现第二个化石群。对此,梁昆解释,笛管类床板珊瑚是古生代较为常见的浅海化石类群,在上扬子地台更为常见,在下扬子,如现在的江苏、浙江等地也有发现,“这些化石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物地层、...
2023.10.26 15:56:00
-
护植物“德保苏铁”,均为野生。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介绍,苏铁类植物大约出现在2.8亿年前的古生代,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全球苏铁类植物仅存3科11属不足300个亚种或变种。大约在1.6亿至1.9亿年前的3000万年内,苏铁类植物曾与恐龙一起...
2021.12.19 09:28:00
-
植物“德保苏铁”,均为野生。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歩侦办中。
据介绍,苏铁类植物大约出现在2.8亿年前的古生代,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全球苏铁类植物仅存3科11属不足300种、亚种或变种。大约在1.6亿至1.9亿年前的3000万年内,苏铁类植物曾与恐龙一...
2021.12.20 14:16:00
-
院士主编、来自10家单位的二十余位学者先后历时近30年编撰完成的全英文《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于2017年12月出版。该志书对中国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9个纪的海相地层中,于1883年至2015年间根据中国...
2018.02.22 09:39:00
-
右)、钱玉柱(左)抱着捕获的娃娃鱼
记者上网查阅得知,大鲵,别名有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等名称,一般全长582至834毫米,是由3.6亿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的两栖类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
2022.02.22 14:40:00
-
一楼临时展厅开幕,展览由常州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联合主办,展期至8月25日。
两栖爬行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多年,其祖先早在古生代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在中生代繁衍出多种多样的类型,是当时地球上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动物类群。
本次展览从灵蛇舞动、不老神龟、水陆...
2019.07.03 09:13:00
-
队的成果入选。
记者了解到,团队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支持下,让大数据和超算等新科技与古老化石的碰撞,绘制出全球第一条高精度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较国际同类研究的精度提高了400倍左右。该成果于去年1月17日在《科学》杂志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
重建生命历史,...
2021.01.20 13:17:00
-
究,显著提高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的综合年代地层框架精度;利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和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重建全球第一条最高精度的古生代3亿多年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沈树忠说,怀着对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热爱与执着,还有为祖国基...
2022.04.15 2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