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04条,用时0.0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开启海外社交媒体全球共创传递活动。此后在历时7个月的全球传递活动中,海外友人踊跃投稿,作品极富创意。活动率先分享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南京花”,这朵“花”绽放在距今1.74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将被子植物可信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由中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三...
    2022.12.20 12:57:00
  2. 老城保护“1+2”新规鼓励占用历史文化资源的科研院所逐步腾退或对外开放。在北京东路历史文化城区内,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有望开门供市民一逛。王昭昭告诉记者,可以参照小西湖片区更新相关做法,在北京东路历史文化城区留下科研院所办公功能、开放部分历史文化...
    2023.04.13 15:29:00
  3. 李以及中新李的化石。   “从叶形、叶齿边缘、叶脉都可以看出,它和樱花叶极其相似,是同一个属、亲缘关系很近的化石植物。”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傅强介绍,这是在山东出土的中新稠李和中新李化石,距今已有1800万年,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樱花“近亲”化石。   盛开于...
    2019.03.22 07:05:00
  4.   供图: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江苏网讯 1亿年前,缅甸热带海滨的某一角落,40多个生物个体“抱团”而聚,凝结成一个瞬间场景,最后以一枚琥珀的形式,留存至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一枚缅甸琥珀中发现距今1亿年的化石集群,其中的“菊石”是生活在白垩纪的头足...
    2019.05.15 06:56:00
  5. 500微米,肉眼只能看见一个小黑点。从第一次被报道到现在,近90年过去了,但这类微生物究竟是什么却没有定论。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梁艳博士等通过研究提出,几丁虫更可能是独立的生物而不是其他生物的卵。相关成果于7月31日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从1931...
    2019.08.01 07:08:00
  6. 与古鸟翅膀两项发现并列第一。   2016年,筹集资金更好地收藏标本,邢立达卖掉了家里四五百万的房产,和朋友共同出资在广东成立了德煦古生物研究所。   他是小说家   一些灵感,得益于野外考察的一些场景   遇险,几乎就是家常便饭。一次雨天泥土湿滑,邢立达从3米多高的陡坡上滚了...
    2019.09.09 08:16:00
  7. 该研究由他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G.Lockley)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先生、德煦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冉浩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发表在国内知名地学期刊《地质通报》上。   根据该论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就在马陵...
    2019.07.02 08:48:00
  8. 步,从未注意过石头上的这些花纹,“几亿年前的东西居然就在眼前。” 专家解释 化石或属于石炭纪维宪期 记者联系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通过现场照片及视频,副研究员梁昆告诉记者,这些确实是珊瑚化石,从所摄图片来看,有笛管类床板珊瑚和皱纹珊瑚(亦称“四射珊瑚”),...
    2023.10.26 15:56:00
  9. 员共同主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汪林俊就聚焦离子束技术在纳米器件加工与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成果进行了专题报告。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方艳系统介绍了拉曼联用电镜技术的创新突破及其在地质、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青年研究员...
    2025.06.27 11:56:00
  10. 自带“学霸”属性的她 ????带来好玩又“涨姿势”的科普课程 ????雷倩萍,常博学术研究部的“85后”姑娘,3年前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毕业——如果你光凭学历就给她贴上“学霸”标签,那可太片面了。因为,在她的理想中,除了当一名优秀的研究学者之外,还希望成为一名博...
    2017.01.22 08:5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