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海外社交媒体全球共创传递活动。此后在历时7个月的全球传递活动中,海外友人踊跃投稿,作品极富创意。活动率先分享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南京花”,这朵“花”绽放在距今1.74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将被子植物可信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由中国、西班牙、澳大...
2022.12.20 12:57:00
-
老城保护“1+2”新规鼓励占用历史文化资源的科研院所逐步腾退或对外开放。在北京东路历史文化城区内,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有望开门供市民一逛。王昭昭告诉记者,可以参照小西湖片区更新相关做法,在北京东路历史文化城区留下科研院所办公功能、开放部分历...
2023.04.13 15:29:00
-
中国江苏网3月22日讯 最古老的樱花“近亲”亮相南京古生物博物馆,21日,该馆“许你一个花花世界——植物与花化石特展”展出80件反映植物繁殖器官演化和花的化石标本,其中包括樱花“近亲”中新稠李以及中新李的化石。
“从叶形、叶齿边缘、叶脉都可以看出,它和樱花叶极其相...
2019.03.22 07:05:00
-
馆日南京仍旧有不少博物馆选择免费开放。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以及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国防园等均会在当天免费开放。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南京的各文博场馆将举办105项各类主题活动,包含展览31项、讲座17场、文博社...
2019.05.15 07:29:00
-
供图: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江苏网讯 1亿年前,缅甸热带海滨的某一角落,40多个生物个体“抱团”而聚,凝结成一个瞬间场景,最后以一枚琥珀的形式,留存至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一枚缅甸琥珀中发现距今1亿年的化石集群,其中的“菊石”是生活在白垩纪...
2019.05.15 06:56:00
-
培养品格,大家生活的地方有着怎样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出对‘家’的认同和自豪感。”
通过和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共同开发校本课程,一段时间实践下来,家长们发现从孩子口中听到的文化、历史字眼越来越多,孩子变得爱看书不说,还主动要求家长带着...
2019.05.16 08:21:00
-
500微米,肉眼只能看见一个小黑点。从第一次被报道到现在,近90年过去了,但这类微生物究竟是什么却没有定论。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梁艳博士等通过研究提出,几丁虫更可能是独立的生物而不是其他生物的卵。相关成果于7月31日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
2019.08.01 07:08:00
-
8日在北京世园会举行的“中国地质公园”宣传活动开幕式上组织验收并正式命名了7处国家地质公园和1处国家矿山公园。
具体包括辽宁锦州古生物化石和花岗岩国家地质公园、江苏连云港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安徽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福建平和灵通山国家地质公园、福建三明郊野国家...
2019.09.09 07:35:00
-
邢立达”这个名字,立刻会被喷涌而出的标签吞没。“网红科学家”、“恐龙科普第一人”、“首个发现琥珀中的恐龙化石的人”……然而,这位古生物科学家在粉丝眼里是:著名的“嘤嘤怪”,日均发段子(微博)十几条,想到恐龙你就想到了他,线上粉丝数量有346万,上个月刚刚获得微博201...
2019.09.09 08:16:00
-
8日在北京世园会举行的“中国地质公园”宣传活动开幕式上组织验收并正式命名了7处国家地质公园和1处国家矿山公园。
具体包括辽宁锦州古生物化石和花岗岩国家地质公园、江苏连云港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安徽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福建平和灵通山国家地质公园、福建三明郊野国家...
2019.09.09 0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