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的主要内容分发方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燕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向钎铭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2期发表论文,认为算法媒体的可见性逻辑,内容的个性化转向,使得内容制作者在选择议题时会迎合算法与用户,形成了选择性议题建构。而算法主导下的选择性议题建构也产生了一系...
2021.03.05 08:54:00
-
心目标。圈层营销的出现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创新迭代,将有助于圈层边界的消弭、重建,部分小众圈层开始“出圈”,走向大众视野,提升“可见性”,进而推进圈层文化融合共创,推动网络社会文化繁荣共生。
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天猫、huya虎牙联合发布的《Z世代圈层消...
2021.06.15 09:19:00
-
求得以微观化呈现。而在官方平台中,乡村女性表现为被讲述的群体,作为新闻事件或时事政策的一部分出现。
此外,短视频提升了乡村女性的可见性(visibility)。可见性是社会承认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对少数群体与主流间关系的感知。戴扬提出可见性包含被看见的权利、以自己的方式被...
2021.08.10 08:39:00
-
对之策。
一、他者凝视:性别凝视与城乡凝视在短视频世界的投射
凝视指看与被看的关系。在福柯眼中,他人的凝视带来的是规训与权力压迫。可见性固然能为个体赋权,然而持续单向的可见却将主体性让渡给凝视者,将被凝视者置于他者的监督与规训之下。短视频平台中存在的恰是这样一种单...
2021.11.11 12:07:00
-
遗”保护中的媒介化问题。
其实,媒介化问题对于“非遗”保护显得非常特殊,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张力。因为如果没有作为整体的媒介体系及其可见性,那么“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声音”会越来越小,直到消失不见。所以,“非遗”存在的艰辛就其根本而言不是什么制度或资金的问题,而是它...
2022.05.17 15:28:00
-
的流量分配机制的作用下,尾部主播必须高频率地进行直播,并尽量延长单场劳动时间,才能实现热度叠加。他们通过增加工作时长来完成自己的可见性,深受短视频平台的剥削。
短视频平台并不像传统商业公司所从事的制造行业进行物质生产,相反,“社交”是其核心,他们更关注用户之间的社...
2023.12.07 14:42:00
-
象的主题。
首先,基于可视化、可听化的数据处理方式,融合新闻将存在于现实中的数据关系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加以“展示”,从而通过对议题可见性的生产,在社会维度构造一定的议题情景。当原本躲在暗处的事实以一种可视化或可听化的方式显现时,用户能够直观地看到或听到问题与冲突,由...
2024.02.22 11:18:00
-
桥梁的修建缘起到维系交通再到嵌入城市、如何勾连与构建相关意义网络的一系列活动;同时提出“桥”之于江南的精神意义在于超越地域性地在可见性生产中帮助人们建立与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广泛的传播意义,在地域文化中它作为...
2024.03.19 09:12:00
-
效能上的重要作用。
既然媒介化治理这一命题能够成立,那么,围绕媒介化治理体系的建构性思考就具有了合理性和合法性。本期“在场·风险可见性与媒介化治理”栏目所呈现的几位学者的大作正是关于这一话题的深度思考,相信对读者会有很大的裨益。
(《传媒观察》2024年第5期卷首语。作...
2024.05.30 10:02:00
-
平台的自动运转,政府理应积极利用媒介工具,实现对风险社会的动员、引领与长治久安。
(载《传媒观察》2024年2024年第5期“在场·风险可见性与媒介化治理”专栏,原文14000字,标题为《平台热搜的“注意力配置”:集体风险认知与媒介化治理》。此为节选,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
2024.06.04 1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