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出极大的好奇和喜爱。一位美国观众告诉记者:“这部剧剧情低沉,唱腔很好听。”
《衣冠风流》以东晋大将桓温谋反为背景,描述了吏部尚书谢安在东晋陷入危机时力挽狂澜的丰功伟绩。该剧由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政成领衔主演,张卓南、葛瑞莲等联袂...
2019.04.08 19:56:00
-
起这“十三香”来历,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盱眙发生水患,房屋倒塌、良田被毁……大灾之后,又有大疫,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吏部主事戚天官是盱眙人,他带上京中数位名医,日夜兼程赶回家乡救灾。京城名医在当地的山上采药,制成增加体质、提高免疫力的药包,分发给灾...
2020.08.23 17:29:00
-
出生于明朝天顺八年(1464年),卒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他生前被授予过镇江卫指挥使、昭勇将军,为正三品官职。王洛的父亲曾经任南京吏部尚书,哥哥也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王洛家族墓出土文物精品多,考古专家发现一件“勾编叠花贴绣”丝织工艺品,这种工艺早年被认为是在...
2023.03.16 10:43:00
-
姑苏区记录在册的年数最大的古树。相传,它是网师园第一代园主亲手栽种。网师园景点导游程雯岚告诉记者:“史正志这个人是南宋淳熙年间的吏部侍郎。他的身份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上司。”当年史正志在园中手植两株古柏,相伴相生八百多年,1958年西侧一株枯死,而...
2019.03.13 16:07:00
-
县码头人,年轻时在西顺河镇守长官万表处任职侍卫,屡屡表现出过人的能力,甚至用背靠背对坐的方式,奇迹般地医好了一名路过淮安时病危的吏部侍郎。张福为人乐善好施,淡薄名利,晚年时婉拒了万表举荐的官职,出门云游四方,并将多年积蓄的财产捐于家乡里长,用于修理河道,治理水...
2018.11.28 16:24:00
-
要组成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又号石淙,云南安宁人,随父落籍丹徒。明代成化八年(1472)进士,官至兵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左柱国,太子太傅,太子太师,两次入阁预机务,后为首辅,官居一品,晚年去官归京口。因其父杨景葬...
2017.08.16 09:37:00
-
游南岸的镇江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1954年在大港烟燉山出土的青铜器宜侯夨簋是国宝级的文物,见证了镇江三千年的历史;明代吏部尚书陈观阳为报乡恩,捐资修建的报恩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鸦片战争中镇江保卫战首炮在圌山打响;梁祝爱情故事源自华山村的华山畿;绍隆禅...
2017.09.02 11:04:00
-
物保护单位。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又号石淙,云南安宁人,随父落籍丹徒。明代成化八年(1472)进士,官至兵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左柱国,太子太傅,太子太师,两次入阁预机务,后为首辅,官居一品,晚年去官归京口。因其父杨景葬于...
2018.04.10 09:56:00
-
第,表达的就是“蟾宫折桂”,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王先生还特地查了一下,“蟾宫折桂”最早的出处是《晋书郤诜传》,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其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仑山上的一块宝玉”(形容特别出...
2018.06.09 08:37:00
-
木结构楼阁式,高29.52米,为明崇祯年间陈观阳所建。陈观阳,镇江丹徒人,明天启辛酉(1621年)科举人,乙丑(1625年)科进士,官至明代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
据传,在长江上面航行远远就能看到此塔,过去...
2021.03.17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