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明的城市气质,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用创新的办法破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今年6月,在2019南京创新周上,江宁开发区与以色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团队合作共建的中以(南京)智慧城市创新研究院正式签约。该研究院5年内将引培企业35家...
2019.11.04 09:03:00
-
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厉业余在支教期间一直教高三,2019年带的一个班,高考成绩是全县第一。支教时,他每周上18节课,还兼任研训处主任。说起自己的这段经历,厉业余说,知识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让他们走出大山,这是对老师最好的回馈。
镜头那...
2020.01.16 07:16:00
-
资源产业园、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优势,积极组织高校、学会与企业深入交流对接,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前不久举行的精英周上,吴江开发区与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合作成立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这成为国家级技术合作单位。南京大学与世华科技成立联合研发中心、苏...
2022.08.05 10:10:00
-
式,以社区为“基础中枢”,以公益阅读空间为“功能载体”,以辖区平安志愿者为“服务末梢”,真正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民阅读+文学之都共建”,以活动为基础形式,做到“周周上新,月月精彩”,点亮南京市民的阅读灯塔,展现和传递南京这座历史古城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底蕴。...
2022.04.23 13:51:00
-
演《汉乐华章》之二
徐州汉乐乐团在回龙窝街区国潮汉风馆上演《汉乐华章》之三
在国潮汉风·2020徐州摄影展暨第二届淮海经济区摄影文化周上,不时传来阵阵委婉清丽的华章汉乐,荡漾在演出场馆之上,萦绕于每一位观众心头。作为文化周演出场馆之一,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上的国潮汉风...
2020.10.25 23:14:00
-
了大量的时间,却很少提高知识或技能,只会使网民沉沦于娱乐世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9小时,《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称,“24%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达到2至4小时”,“有20%的青少年表示...
2021.03.12 14:18:00
-
频平均每个都有20万次以上的点击量。
在这方面,一个良好的跨文化传播的例子就是微博上的“歪果仁研究协会”。该自媒体从2016年12月起每周上线一期短视频,通过街头采访一些外国人对于中国微信红包、淘宝、外卖、综艺等等的印象,反映外国人(特别是新一代的外国人)如何看待新时代...
2021.04.26 08:40:00
-
完成作业、预习复习和课外阅读等,并适当开展体育、科技、艺术等自主实践活动,“共开设了数学游戏、非遗、戏剧、艺体等17门精品课程,每周上课2-3次,全校共有667名学生报名参与。”
“本学期课后服务作为试点,不收费,开学初统一扫码登记,学期中可随时申请加入或退出。学生根据...
2021.07.06 09:23:00
-
新江苏6月24日讯 23日,在2020南京创新周上,全国首个数字化腾讯云启产业基地在南京开园,8家企业签署入驻协议。预计5年内,该基地产值将达到20亿元到25亿元。
近年来,南京出台多项支持数字领域科技创新的政策,当地数字经济呈现集聚集群的发展态势。云启产业基地承载产业服务功能...
2020.06.24 07:00:00
-
传承弘扬?9月9日,在连云港市庆祝第40个教师节主题活动上,从教40年的东海县山左口乡芝麻小学语文教师石景生说:“我一直在教学一线,每周上十几节课,这学期也是。”
1985年,19岁的石景生从海州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山左口乡芝麻小学当老师。当时芝麻小学只有一年级至五年级的...
2024.09.11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