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代《淳化阁帖》书法石刻是该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尤其是明清科举,溧阳籍士子以“馆阁体”应试,其书体代代沿袭流传。因此,汉隶、唐楷、篆书、行草以及“馆阁体”,成为了溧阳少儿书法的源泉。
溧阳市历来重视少儿书法教育,相关部门单位认真推进该项工作。当下,少儿书法...
2021.11.03 22:00:00
-
华山碑刻于汉,神谶碑刻于三国。“它们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都很高。泰山碑李斯小篆,史称传百代之法式;华山碑郭香察隶书,上承秦篆,下启唐楷;神谶碑非篆非隶,尤为奇特。”阮衍喜介绍,由于原碑石皆毁,拓片也变成至宝。正如阮元诗中所说:“近代数碑次第毁,一纸在世惊神奇。”...
2023.03.09 08:49:00
-
然每天挤出许多时间写书法,从小的勤奋、坚持和善学,造就了他在书法上越来越醇厚的功力。
王卫军的书法走的是“二王”一路。他初由唐楷、魏碑入手,继攻行草。他临研《张黑女》,研习《宣示表》,浸淫《兰亭序》《圣教序》等,一直到《书谱》《蜀素帖》……历代书家,如王羲之...
2018.02.28 08:31:00
-
揣摩书法的结体和笔势。每夜常人静之时,战友们都入睡了,他铺开宣纸,研磨笔墨,沉浸在黑白分明、龙飞凤舞的世界。秦篆、魏碑、汉隶、唐楷之法烂熟于心,真草隶篆,无不运用自如。
谈荣誉:一切归零再出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吴洪春走过了三十多年的翰墨之路,他深深体...
2017.10.19 08:33:00
-
通过创作,他仿佛回到当年新四军在李巷奋勇拼搏的场面,这是一场形式特别,又深入人心的熏陶。
朱志刚研习粗放开阔的魏碑和严谨整饬的晋唐楷书两大系统,并从中寻觅到了符合自身性情的契合点,他表示,接下来自己还会将擅长字体注入作品,创作“抗战到底”“使命必达”等表现可歌可...
2020.12.30 10:5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