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状元”制度于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科考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00多名状元。从...
2022.06.13 10:09:00
-
事防御堡垒。白下垒后演变成白下城。南朝政权多次出兵北伐,讨贼平叛,就从白下城出发。隋灭南朝后,刻意降低南京地位,白下城沦为废墟。唐高祖武德九年(626),金陵县治所迁到白下城旧址,改称白下县,属于润州管辖,“白下”从此成为南京一个名号。
唐朝时,通往南京城内的交...
2018.11.01 18:13:00
-
”
隋朝首开进士科,被视为中国科举制度的开端,例如唐初名臣房玄龄就是隋代进士科的进士。但唐代才开始给进士排名次,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的河北邢台人孙伏伽。
状元是进士科考试的第一名,堪称“学霸中的学霸”。《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可以根据姓名、科目、籍贯...
2019.07.01 08:4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