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9条,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于10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总价的40%,即第一期1.24亿元。(2)乙方办理资产权证变更后3个工作日内甲方再支付50%,即第二期1.55亿元;无论资产权证变更是否完成,甲方最迟应在《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协议书》签订后三个月内支付完毕。(3)乙方清理完该项目所有债务后甲方支付剩下...
    2022.05.11 15:38:00
  2. 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出台7份配套文件,细化国有资产监管、财税优惠措施、人员分流安置、社会保障衔接、国有土地处置、行政办公用房清理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和工作流程。“1+7”政策体系为改革顺...
    2020.01.07 07:26:00
  3. 审计或其他专项审计的内容。   (三)对国有资源实行审计全覆盖。以促进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依法对全省土地、矿藏、水资源、森林、海洋等国有自然资源,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等国有无形资产,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资源进行审计。主要检查...
    2017.03.24 08:59:00
  4. 的不断发展适时调整。 (二)加强对财经领域公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聚焦减税降费、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基层“三保”、预算与国库执行、资产和债务管理、政府投资基金与PPP风险防范等重点方面,持续开展地方财经纪律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规虚增少收财政收入、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
    2023.11.24 14:48:00
  5. 鼓励依法依规利用PPP、众筹、“互联网+”、专项建设资金、发行债券等新型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健全农村土地产权登记、流转制度和交易市场基础上,探索设立镇村国有资本、集体资产主导的资产管理公司,建立承包...
    2017.07.12 10:18:00
  6. 任新一届人民监督员6471名。试点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组织监督案件2937件。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在北京、内蒙古等13个省(区、市)开展提起公益诉讼试点。   四是执法司法便民利民举措陆...
    2015.09.22 08:51:00
  7. 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在北京、内蒙古等13个省(区、市)开展为期2年的提起公益诉讼试点。8月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2016.01.21 08:41:00
  8. 加强“府检联动”工作意见,构建“检察+审计”“检察+税务”等监督协作模式,以“检察+”释放作战效能。截至目前,已依托该模式合力挽回国有资产损失5.2亿余元,盘活国有土地217亩,充分实现了执法司法力量的融合。   “近年来,江阴市检察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2024.03.22 15:26:00
  9. 于说“不”,擅于说“行”,秉承服务在前的理念,提前介入,建立与起草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参与各类专题研讨会、推进会81次,妥善处理国有资产股权转让、城市更新招标事宜、解除土地出让合同、征收拆迁流程规范等市领导交办的涉法难题处置事项6件,为决策事项推进指引路径。   二...
    2024.04.29 10:32:00
  10. 态。目前,全省已提起199起此类公益诉讼案件,占全部公益诉讼的40.6%。   聚力守好青山绿水、助力长江大保护、守护食品药品安全、保护国有资产土地安全……紧盯公益核心领域,对有关部门和组织不回应诉前检察建议、不积极履行职责的情形,检察机关“不依不饶”,共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2019.11.01 0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