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用时0.07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敬重英雄。他感动于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绝笔信,感慨杨靖宇牺牲时胃里没有一粒粮食的事迹“震撼人心”,引用《九歌·国殇》诗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赞颂佟麟阁等挺身赴难的先烈。 十四载烽烟,为了可爱的中国,...
    2025.08.28 21:21:00
  2.   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秦晓蕾 王婷)“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12月13日,第5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国之名”,悼念死难同胞,捍卫历史记忆。在每年的这个时刻,江苏移动以“零重大网络故障”“零重大安全事件”“零重大客户投诉”的高...
    2018.12.14 10:53:00
  3. 荣牌匾递到新兵父母手中。随后,村党支部书记毛小松同志送上慰问金,并向军属表示热烈祝贺。 毛小松书记在嘱托中特别提到,在这个铭记国殇、奋发图强的“九一八”纪念日送兵出征,意义格外深远。尽管新兵未能到场,但仍希望他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将对祖国的赤诚热爱转化为...
    2025.09.19 17:42:00
  4. 是我的家 蔡韦星《江海晚报》   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真实经历为背景   麻省理工华人教授郑洪创作《南京不哭》   ——十年成书,痛诉国殇 解悦《南京日报》   一封“情”书 孙辛艳《常熟日报》   艺术家白求恩 周桐淦《扬子晚报》   系列报道①:孩子你在哪里:跨越半个...
    2017.05.19 17:43:00
  5.                          王虎华《扬州日报》  从城殇到国殇                                 ...
    2015.05.19 17:54:00
  6. 灾难,硕大的“忆”字跃然纸上,采用暗金毛笔的设计手法,和背景形成充分对比,背景的角度和占比让这种气势足以凝聚到文字上,点出“铭记国殇”这个主题,让人难以忘怀。 今天的中国,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这句话也给了设计师莫...
    2020.09.14 1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