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条,用时0.05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这些淮安人常说的词汇,也会令说者困惑——这些字的发音、对应的字到底应该怎样拼写呢?昨日,淮报融媒体记者采访了淮安方言学者朱小飞,在他历经30余年创作的《淮安方言词典》《淮安方言考》《淮安方言常用词疏证》等长达数百万文字的著作中寻找答案。   ◎说方言用方言,却不...
    2019.03.18 09:48:00
  2. 通常过了清明,南京每天的日最高气温就会逐步稳定在20℃以上,有时穿着短袖衣服出门也不“臆怪”了。   三联生活周刊的总编辑朱伟先生在他的著作《微读节气》中说,清明之后,“墙头风急数枝空,满溪红片向东流,该是惜春的时节了”。据说,古代文人们在清明之后半个月左右,就要琢磨...
    2017.04.05 09:03:00
  3.   在近现代史上,许多文化名人都曾经尝过扬州菜,并在他的著作中留下了吉光片羽的文字,记载了扬州名菜名馆的足迹。   现在重新翻翻那些记载,会觉得淮扬菜的芳香,仿佛一缕缕地从历史深处飘来。可以说,如果没有厨师,淮扬菜的味道不会那么美;如果没有文人,淮扬菜的美名不...
    2019.11.26 10:24:00
  4. 在沈阳故宫旁边长大,对历史对故宫有着特殊的情感。”他自己没想到的是,博士毕业后能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故宫博物院工作,于是,十多年间,在他的笔下,《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故宫记》,以及刚刚问世的新作《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一部部讲述故宫故事的著作走进大众...
    2017.10.30 08:37:00
  5. 润成这片土地上特有的文脉精髓。   匠作:中华文化的耀眼亮色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公元1621年,苏州文人文震亨,在他记述器物的著作《长物志》里写下这一句话,表达了对精湛的江南造园技艺的推崇。   经济的富庶、文人的情怀、工匠的创造,孕育了中国古典...
    2018.12.06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