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4条,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一圈,这在现实中可办不到。 无独有偶,为了排解疫情期间对学校的思念之情,北京大学的一批学生也发动起来,建了一个虚拟的北大。在该校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斌老师的指导下,北大学子们在“我的世界”(Minecraft)游戏中,利用定向协会的地图数据,建设起北京大学的全景空间模型...
    2020.09.09 06:32:00
  2. 上的城市中,所以5G通信最终的效果是体现在对地球6%左右的土地上的公益活动、教学活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活动……这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认为,要努力把5G发展成6G,覆盖到地球的陆海空天,地面的5G网要和天上的高轨、中轨、低轨卫星通信网连在一起...
    2020.08.26 06:40:00
  3. 协召开的江苏省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上,多位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就我省“大科学”发展热烈探讨、建言献策。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省科协主席陈骏的科研团队,正在为建设苏州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而忙碌。“我们联合了国内一批科学家做这件事,并已...
    2020.05.29 22:29:00
  4. 中的红色星球,就像是蔚蓝地球的“孪生姐妹”。 “火星与地球同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中,是太阳系中除金星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说,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它的行星形态和地球一样,也有一个固体的“外壳”;火星也有公转和自转,它的...
    2020.07.22 06:49:00
  5. 沈树忠,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主任、安邦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报国才是科研工作者的价值所在。”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安邦书院院长沈树忠说。 怀着“...
    2022.04.15 20:28:00
  6. 围绕“国家战略、南大所长、苏州所需”,强化“新工科”建设,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化生医药与健康工程、地球系统与未来环境、数字经济与管理科学“五大学科群”,重点围绕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软件与工程、数字经济与管理、集成电路科学与技术等方...
    2022.06.16 06:50:00
  7.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记者 张宣)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带领的“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在《科学进展》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华北燕山地区16.3亿年前地层中发现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这是该团队继2016年在燕山地区发现15.6亿年前全球最早的...
    2024.02.07 06:55:00
  8. 南京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主办,南京市聋人学校承办的“大家的”科技通识课进校园活动在南京市聋人学校举办。 活动邀请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杰青惠鹤九教授作为主讲人,“为什么我们要去月亮背面”这一课题,神奇的体验,吸引了学子们的热切关注。 如今,发射人造地球...
    2024.06.01 13:50:00
  9. 也是中国观赏石协会首届画面石鉴评师,玩了半辈子石头的他,谈起各种石头来头头是道。研学团一来,他自己做PPT,每节课亲自讲。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80多个大学生连来两趟,最喜欢听他讲“南京的新生代火山、中生代火山”。公园推出的雨花石主题研学路线和课程双双入选中国地质...
    2024.08.19 06:56:00
  10.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记者 张宣 蔡姝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2024年9月5日0时39分,一颗直径约1.2米的小行星(编号2024 RW1)以2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在菲律宾东北侧约25千米高度处解体爆炸。天文学家提前发现并准确预报了它撞击地球的时间和...
    2024.09.11 07:01:00

相关搜索 地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