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瓦,比同时期其他国际顶尖超级计算系统节能60%以上。”苏艳娇说。
国之重器,重在应用。目前,“神威·太湖之光”已应用于航空航天、地球科学、海洋环境、气象气候、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等20多个领域,服务用户超300家,已经完成1000余项应用课题的计算任务,平均每天完成超过7000项...
2024.05.31 18:48:00
-
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8月17日至18日,在上海举办的第15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简称中国CAE年会)上,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刘春副教授研发的一款软件获“中国数字仿真自主软件创新奖”。
该软件名叫“MatDEM”,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在单台...
2019.08.20 09:02:00
-
8.5厘米,是一种小型手盗龙类。通过CT扫描分析,邢立达和团队还推断出那一时代恐龙羽毛可能的演化进程。
2016年12月27日,全球最大的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自然史网站EarthArchives评选出2016年全球13个最重大的化石发现,邢立达的恐龙尾巴与古鸟翅膀两项发现并列第一。
2016年...
2019.09.09 08:16:00
-
和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深入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机理,在国际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产出一批原创性理论成果,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加强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基地平台建设,建成国家青藏高原科...
2023.11.10 16:08:00
-
那些曾经很熟悉的知识,我坐在电脑前录播了很多次,却总是不满意,最终还是坚持录播了几段微课,发给了学生。”开课一段时间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王宝军的感受,可能是很多老师的“内心独白”。
第二次课,王宝军尝试采用ZOOM会议的形式。“在学生打开摄像头时,我一下子...
2020.03.06 07:43:00
-
然指数主要指标之一的份额(Share),2021年至2022年,中国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数中的表现持续上升。“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增刊显示,地球和环境科学研究,包括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相关的研究,正在帮助中国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数中快速上升。北京和南京是该学科领域增长最快的中国...
2023.11.23 17:40:00
-
企业超过1.57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400家,均位居全国第4;苏州实验室加快建设,成功获批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获国务院批复立项。
面向未来,苏州把创新驱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将统筹推进科技战略平台能级提升、创新主体培育壮大、...
2024.01.17 13:57:00
-
布区域和时间预测,从而降低太湖总磷总氮浓度,控制直至逐步消除蓝藻爆发。
据了解,2016年以来,“神威·太湖之光”已应用于航空航天、地球科学、海洋环境、气象气候、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等20多个领域,服务用户超300家,已经完成1000余项应用课题的计算任务,平均每天完成超千项作业...
2024.05.31 11:00:00
-
张家港市委书记潘国强,沭阳县委书记彭伟,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省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兰红娟,省先进基层党...
2021.07.02 10:22:00
-
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内地和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主要用于地球磁场探测和研究,5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
2023.05.24 16: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