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5条,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安全 助力“水韵江苏” 江苏通江达海、河湖汇聚,长江横贯东西,大运河纵贯南北,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区。 2021年开始,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工程区内开展水系、生态本底、生物多样性、矿山地质环境等12项调查,深入查找影响水质的三大隐患,明确了加强生态源地保护、增...
    2022.08.23 06:52:00
  2. 天地协同、数据融合、模拟预警等关键技术支撑,建立更加精准的立体生态协同感知体系,对矿山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进行智慧化监管,监测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及人为活动,“更加全面地反映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情况、矿区生态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
    2023.08.16 07:04:00
  3. 最高等等。   目前全省已建成327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代表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副站长王绪奎表示,对于土壤肥力的体现,我省有着明确的测量指标,有机质的含量是考察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标,另外养分含量也...
    2019.07.05 08:54:00
  4.   中国江苏网讯 22日,由省土壤学会、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联合举办的长江经济带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土肥水高效利用作报告。   此次研讨会以“农业...
    2019.11.25 07:01:00
  5. 岩资源量65501.5吨,泥灰岩、泥页岩资源量23867.2吨。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王某林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实施非法采矿行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其行为造成的生态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遂判决王某林对其非法采矿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189万余元承担赔偿责任,并明确其中的近15...
    2020.12.05 06:41:00
  6. 区首家面向青少年开展沉浸式体验的地学主题科普馆。 姑苏地学科普馆是2022年苏州市级科普建设项目。作为姑苏区首个以普及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保护知识为主的科普教育基地,姑苏地学科普馆由极地科考连廊、苏州地貌地形3D展示区、岩矿标本展区、地质科普探究体验区等组成。200多平方米展...
    2022.11.03 11:23:00
  7. 地协同、数据融合、模拟预警等关键技术支撑,建立更加精准的立体生态协同感知体系,对矿山开发 利用和生态修复进行智慧化监管,监测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及人为活动,“更加全面地反映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情况、矿区生态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矿产资源 开发、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
    2023.08.16 15:15:00
  8. 成本更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院长李季介绍,通过连续4年田间试验和第三方跟踪检测,并经过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专家评估,在太湖水稻种植上,餐厨有机肥与商品有机肥、化肥等肥料产品的等氮量施用对比,具有明显增产优势。 目前,该...
    2023.11.23 17:40:00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隐患等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 第二节 强化乡村生态建设 全域逐步开展生态修复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构建多维尺度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重点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土壤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2021.10.27 15:45:00
  10. 发展池塘生态养殖,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提升断面水质达标率,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各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开展耕地质保护与提升行动,建立污染地块开发利用负面清单,重点排查整治涉镉重金属污染企业,加强化学农药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污染土壤修复力度,...
    2019.10.09 1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