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常见自然灾害。给大地安装“听诊器”,进行实时科学监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我市地震监测工作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以来的“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台网建设全面铺开,台站数量成倍增长,观测手段逐...
2020.05.14 10:29:00
-
”工作格局。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为抓手,同步推进灾害风险调査和重点隐患排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应急救援中心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自然灾害防治技术...
2021.09.15 09:46:00
-
外,还有很多未知的资源。地下空间本身也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李晓昭说,深地资源、深地空间的高效利用,地下空间高端装备研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等,都需要深地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支撑。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徐州是全国为数...
2024.09.01 08:24:00
-
江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等27位学者作为项目咨询专家。
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现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018年度重点专项主要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围绕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质灾害、极端气象灾...
2019.04.18 11:12:00
-
拓展海洋地震观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目前已在其他省份开展推广应用。这种全新的观测模式已被纳入中国地震局相关规划。
“为提高海洋地震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我们还将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海洋综合观测数据分析平台,从繁杂的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识别各种变化,提取来自海洋深处...
2024.10.16 07:13:00
-
震局主要在做哪些工作呢?
刘尧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我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地震监测就是利用专业仪器、专业技术实时监测、测量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资料微观变化。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全省范围内分布...
2021.05.12 07:08:00
-
方案,覆盖城市、园区、电商、教育、金融、互联网、医疗、制造、交通物流等领域。在青海,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为青海省环保厅打造生态环境监测云平台,实现对自然资源从源头监管、异常预警、到污染处理的高效闭环,在浙江,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成功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5G云公证链执...
2021.04.20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