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再利用,是宜兴开展生态修复的关键一招。近年来,宜兴创新实施“矿地融合”整治项目,逐步形成了灾害治理、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复垦利用的矿山综合整治模式,2022年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累计恢复治理率达68.3%,产生新增耕地面积475公顷,释放国土规划空间1761公顷。
“...
2024.01.03 13:37:00
-
融合、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作用,放大土地综合整治效能。深入贯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政策,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优化耕地布局,增加耕地面积,提升...
2018.09.12 12:35:00
-
与项目实施机制,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在确保省域内耕地保护任务不降低前提下,稳妥有序退出河道内影响行洪安全等的不稳定耕地。加强传统梯田保护。
(四)推进农业科技力...
2025.02.25 09:46:00
-
与项目实施机制,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在确保省域内耕地保护任务不降低前提下,稳妥有序退出河道内影响行洪安全等的不稳定耕地。加强传统梯田保护。
(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
2025.02.23 21:26:00
-
也是滩区人民生活生产之所。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山东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总书记见到了他一直牵挂着的黄河滩区群众。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2021年10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
2023.11.27 10:18:00
-
工程,让废弃矿地变“废”为“宝”,形成“造地生财”的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灾害治理、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复垦利用的矿山综合整治之路。据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入选,不仅是宜兴在废弃矿山修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基...
2022.07.05 10:00:00
-
项目的生态修复,今明两年还要完成宁杭高铁沿线、油车水库周边、宜兴国家森林公园南侧、龙池山自然保护地北侧等剩余29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大力推动矿地融合,加快形成灾害治理、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复垦利用的矿山综合整治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王怡荻)...
2023.09.03 08:49:00
-
土建设,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利用中的作用,加快推进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宕口治理、污染土壤治理等工作。要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力度,用足用活用好现有试点政策,全力争取国土资源部大规模、集中连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政策,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
采煤...
2017.06.26 15:21:00
-
进一步缩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
核心三:开展生态修复
重点对采煤塌陷地、矿山废弃地和采石宕口进行生态修复改造,推进废弃土地复垦利用。持续扩大湖泊、湿地面积,开展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加大农田改良修复力度,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
2017.07.28 13:58:00
-
每年建设用地需求约5—6万亩,而国家下达我市新增用地计划仅1万亩左右。保障发展用地,只能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土地综合整治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手段来实现。实施“万村土地综合整治”意义重大,能够有效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
2017.11.07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