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在江苏科技馆科学剧场,将上演《神奇的木盒》《光路十八弯》《有趣的视错觉》等不同主题的科学实验与表演。此外,《深海探秘》《傻豹埃迪》《鱼龙勇士》《蝎子王归来》等4D电影,天天都能看。
金陵图书馆
春节期间,金陵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调整为:1月24日、25日,从9点开放至12...
2020.01.22 07:24:00
-
气是如何发掘,告诉观众研究古生物化石的目的能够给国民经济产生效益。精品展厅中,把古生物所近20年来最‘精’的一些化石如瓮安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澄江生物群化石集中展示,体现这些化石的科学性和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
除此以外,博物馆以38亿年生物演化史中发生的重要事...
2020.12.21 21:06:00
-
介绍,雪球地球结束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快速恢复,导致了海洋的硫化和大气圈氧气浓度的迅速升高。该研究表明,雪球地球的结束直接促进了埃迪卡拉纪真核生物的演化和爆发,拉开了元古代地球系统向显生宙地球系统转变的序幕。该项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新元古代氧化事件发生的机制和后生...
2019.03.07 17:54:00
-
后时刻”。“这是一类全新的动物化石,在地质历史时期和现代都没有发现形态相同的动物,我们推测它可能是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
传统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曾被认为是身体没有真正分节、缺乏运动能力、走向演化盲端的生物类群,而夷陵虫是目前在寒武纪之前发现唯一的身体分节、具有运动...
2020.04.15 07:00:00
-
在埃迪卡拉纪安静的海底花园,一只虫子艰难地向前爬,可能它的“腿”还不能完全支撑身体,动作还很笨拙。但是它们有一个信念,不断向前,憧憬着走向一个崭新时代,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自己,都是对称的。因为对称,所以美。但实际上,对称、分...
2019.09.05 09:25:00
-
五亿五千万年前,这些特征才第一次同时“装配”在动物身体上。一条奇特的虫子长眠在行进途中,它两侧对称的分节形态和最后行迹同时留在了埃迪卡拉纪的海底。这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地层中的新发现,该研究为探索早期动物的演化提...
2019.09.05 14:40:00
-
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选。十大进展包括:
1、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
2、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期演化;
3、侏罗纪擅攀鸟龙类的发现和膜质翅膀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演化;
4、热河俊兽——揭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
2020.04.08 09:42:00
-
;古—中生代之交大气CO2浓度升高与陆地生态系统扰动;中国发现晚更新世一个新人种:龙人及其独立第三演化支序;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典型埃迪卡拉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内蒙古早白垩世新化石揭示被子植物起源之谜、晚古生代化石宝库“植物庞贝城”系统研究、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2022.03.11 10: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