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提振消费、破除“内卷”,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
2025.07.30 16:10:00
-
空间,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
大国经济,需要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他多次强调,打造统一开...
2022.06.17 09:01:00
-
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把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重大国策,招商引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一是扩大市场准入。二是全面...
2023.02.15 15:04:00
-
经济思想的核心,它很好描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指导原则。习近平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0年来,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这也使得中国有更大底气和能力战胜...
2022.10.26 09:06:00
-
竞争。我们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克服经济脱实向虚的倾向,重点解决不良资产风险、泡沫风险等。我们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对资本性质的理解逐步深化,对资本作用的认识更趋全面...
2022.05.01 15:44:00
-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既利当前、又谋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将“全面...
2022.05.25 09:44:00
-
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既利当前、又谋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作出部署: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
2022.08.11 09:43:00
-
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讲话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握好几个重要着力点。构...
2022.09.05 08:53:00
-
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深入思考。
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着眼全局的战略选择,成为把握发展主动权、重塑新竞争优势的先手棋。
迈入“十四...
2022.09.05 15:03:00
-
放前沿。
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
2022.10.15 1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