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约尔演讲中说到,后来的科学研究又进一步发现,这个被命名为51 Pegasi b的行星具有与木星差不多的质量,但又有很多差异。这开启了天文学科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马约尔也因此荣获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科学界已经检测到了4000个行星系,而越来越多“骨骼清奇”的新行星...
2019.10.29 20:44:00
-
深处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缓缓打开穹顶,开始科学观测。
黑洞是一种不发光的神秘天体。“理论预言银河系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但迄今天文学家找到约20颗恒星级黑洞。而且,都是通过黑洞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质量均小于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崔向群介绍,黑洞中能发出X射线的只占...
2019.12.10 08:34:00
-
工坊”科学体验课
2022年7月30日,金钥匙工坊科学体验课”天空之城”在青少年宫成功举办。
来自立贤小学的张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了关于天文学的各种知识,并教小朋友们制作了锡纸月亮和飞行器,在简单幽默的讲授和学习氛围中,小朋友们不仅锻炼了动手制作能力,也丰富了对于天文学知...
2022.08.01 16:06:00
-
八个“中国航天日”,此次航天日聚焦“格物致知叩问苍穹”的主题,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离不开天文学基础学科的有力支撑。为增加天文知识的普及程度,让更多孩子感受宇宙的奥妙,伊利“童梦同宇”公益项目在我国西北戈壁上的冷湖火星小镇打...
2023.04.25 18:43:00
-
研学活动,拟从所有参加过项目的孩子中,选拔一部分优秀学生参加暑期“中国天眼”公益研学夏令营。被选中的孩子将有机会与“中国天眼”、天文学家进行亲密互动,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
从青海德令哈到甘肃民勤,从高原藏地到沙漠小城,伊利“童梦同宇”公益项目给偏远地区的青少年带...
2023.05.30 16:14:00
-
也在团队活动中学会了协作,收获了友谊。
“中国天眼”(FAST)是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口径达到500米。它的建成,是中国天文学和制造业领先世界的标志,凝结了无数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更是为这个科学梦想燃尽了生命的最后22年。...
2023.08.30 20:46:00
-
引力波天文等13个研究领域42名外籍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人事教育处的金璐表示,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全球视野的天文学人才,是建设一流的天文基础和应用研究及战略高技术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水平的天文研究中心的‘关键因子’,希望招聘的外...
2020.09.15 11:44:00
-
闻新告诉记者,每隔26个月左右(约779.94地球日,也等于2年49天),火星和地球就会在太阳的同一侧排列,且火星和太阳位于地球的两边。在天文学中,这一排列称为“对位”,也称为“火星冲日”。此时,火星与太阳的地心经度相距180°。如果恰好位于“近日点”附近,则称为“火星大冲”...
2020.10.14 13:30:00
-
台发现并用地名命名的小行星就有75颗,其中与江苏有关的有“江苏星”“南京星”“盱眙星”“苏州星”等。小行星从发现到获得命名,要耗费天文学家多少时光?小行星是否会撞击地球?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学家带您走入“城市星”的世界。
疑惑:
一条来自网络的信息显示:1981年1月...
2021.01.26 09:31:00
-
期阶段,我们将围绕两方面来做研究——宇宙和太阳系的形成,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此,将立项研制发射4-6颗新的科学卫星,争取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规律等空间科学相关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逐梦九天,江苏力量守望苍穹
当天开幕式上, 江苏...
2021.04.25 06:42:00